第二讲 礼 仪
导 读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伦理之邦”、“文明古国”闻名于世。据《孟子·滕文公》记载,在4 000多年前,舜就开始设置专门管人伦教化的机构,对人们进行道德、礼貌方面的教育。
“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乾卦》中,有“天下文明”之说。它是指人类社会摆脱愚昧、野蛮、落后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前进、兴旺强盛的标志之一;“礼貌”一词,沿袭于中国古代的“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互相尊重、友好、谦虚、恭敬的表现。
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彰显国家形象、衡量公民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尺。精神文明的实质,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按社会承认的准则和要求,遵守社会规范和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做到行为举止文明、语言礼貌规范等。当前,国家所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和更新的结果。
在青少年学生中,受文化层次、生活环境、地域习俗、认知偏差等诸多原因的制约和影响,不遵守公共道德,不讲文明礼貌,如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无理横三分、不讲秩序等现象依然存在。学习文明礼貌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言行,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无论是读书求知还是将来融入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使自身素质得以提升,同时也维护了其他学生的利益,避免和减少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为自己、为他人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稳定的氛围,其作用显而易见,意义尤为深远。
1【原文】
夫①礼者,所以定②亲疏、决③嫌疑、别④同异、明是非⑤也。
【出处】
《礼记·曲礼上》,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典礼、祭祀、教育、音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
【注释】
①夫:语气助词,无实义。②定:确定。③决:判断。④别:分辨。⑤是非:对错。
【译文】
礼,是用来帮助我们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判断事情的正误、解决疑虑、分辨事物的同异、明确对错的道德规范。
【赏析与启迪】
这句话阐明了礼在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在人的言行举止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为人们在判别正误、分辨是非、确定对错等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准。
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源于不健康的心理,思想上的“缺德”必然导致行为上的违规。所以一个注重礼节的人,必然是一个有良知、有修养的人,也是一个明是非、知对错的人。
每个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大众道德标准,这就是讲礼貌。现实生活中,言谈举止文明,待人接物有礼有节,有亲和力,这不仅有益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还能让人在生活、学习和参与公共活动等方面通畅顺利,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有礼人。
2【原文】
行修①言道②,礼之质③也。
【出处】
《礼记·曲礼》。
【注释】
①修:修养。②道:道理。③质:本质,根本。
【译文】
行为有修养,说话有道理,这就是礼的本质。
【赏析与启迪】
礼貌是人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如果一个人做事彬彬有礼,说话合情合理,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反之,态度盛气凌人,言谈举止粗俗无礼,只会招人厌恶反感。
讲究文明礼貌,应从生活细节做起。生活中,孩子们之间产生的一些事端和矛盾,大多是由于语言不文明、行为不礼貌而引起的。
古人说:“赠人一言,重如珠玉;伤人一言,重于剑戟。”青少年语言文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说话和气,不讲脏话粗话,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不取、叫绰号,不谈论低俗的话题;公共场所不喧哗吵闹,以免影响他人等。其次,要努力提高行为修养。例如,见到老师和家长要主动问好,见到同学礼貌称谓,递物给人要用双手,洗漱就餐讲秩序,爱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等。
3【原文】
礼不妄①说②人,不辞费③。
【出处】
《礼记·曲礼》。
【注释】
①妄:轻率,随便。②说同“悦”,取悦。③辞费:讲废话;费同“废”。
【译文】
礼的实质,不是随便取悦人,也不是空话连篇。
【赏析与启迪】
故意向他人示好肯定有其目的,不是有求于人就是怀着什么坏心思,这本身就是不懂礼貌的表现;而那些空话连篇的人,或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或是夸夸其谈、故意卖弄,同样是不懂礼貌的。
时下社会上盛行一种“互捧互拍”的不正之风:明明知道别人有错,却装做没有看见,反倒违心地恭维对方,溜须拍马,胡乱吹捧,彼此心照不宣,相安无事。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营造出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围,互相包庇缺点,相互纵容恶行。其最终结果,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社会秩序,既害己又害人。
要真正做到文明礼貌,需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而不是装模作样,虚情假意,甚至心怀叵测。有的孩子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面上毕恭毕敬,彬彬有礼,背地里却对他人品头论足,搬弄是非。这不仅歪曲了文明礼貌的真实内涵,还滋长了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陋习。事实上,文明礼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举动,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而非矫揉造作地表演,或虚情假意地作秀。
4【原文】
礼,时①为大,顺②次之,体③次之,宜④次之,称⑤次之。
【出处】
《礼记·礼器》。
【注释】
①时:时代。②顺:顺从,顺应。③体:对象。④宜:事宜。⑤称:身份。
【译文】
讲究礼仪的原则是:首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其次要遵循伦理道德规范,再次要针对不同对象,分清不同情况,最后还要注重自己的身份。
【赏析与启迪】
礼仪规范,是人类文明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结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讲究礼仪,既要顺应时代特色,符合大众基本道德要求,还要注意针对不同场合、不同身份和不同对象来具体运用。
运用得当,融洽人际关系,增进彼此友谊,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运用不当,则会发生误会,闹出笑话,还可能弄巧成拙,耽误大事。
同学们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籍,他们的礼仪要求不尽相同,风俗习惯也五花八门。相处既要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和校规校纪的要求,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饮食忌讳。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包容,互帮互助,以礼待人而不失礼于人,将使得你们共同的学习环境更加宽松愉悦、和谐团结。
5【原文】
无辞让①之心,非人②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辞让:谦让,客气地推让。辞,推托。②非人:不能算是人。
【译文】
没有谦让之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观念,也不能算是人。
【赏析与启迪】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区分人和其他动物的标准,是人的社会性的基本内容。做人如果丧失道德良知,抛弃了是非观念,就和禽兽没有区别。
知辞让、明是非,是“礼”的核心和做人的道德基础。“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退后一步自然宽”,这些朴实浅显又极富哲理的俗语,说明谦让品质对人的重要性。
讲究礼貌,相互谦让,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古人说:“厚人薄己谓之让。”礼让意味着对他人尊重,是对他人权利的认可。学会礼让,不但可以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能使自己学习顺利,心情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将来成人后能够很快融入以礼为先的文明社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宽松的社会人际关系。
礼让并非什么难事,做起来也很简单。路遇老师,主动问好,礼貌让路;洗漱、就餐不插队、不抢先;冒犯他人,主动说声“对不起”;他人无意失礼于己,不妨道声“没关系”……以礼让的态度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可以使一切事情都变得美好和顺畅起来。
6【原文】
无礼而好陵人①,怙②富而卑其上,弗能③久矣。
【出处】
《左传·昭公元年》,作者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
【注释】
①好陵人:陵同“凌”,凌驾。好,喜欢,喜爱。喜欢凌驾于人之上。②怙:依靠,凭借。③弗能:不能。
【译文】
不讲礼仪又喜欢凌驾于他人之上,依仗财富而轻视长辈,这是不能长久的。
【赏析与启迪】
礼仪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与人为善,友好相处,贫穷的时候不改变志向,富贵的时候乐于助人。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一语道出了礼仪精神的实质,就是友爱、尊重,与人和谐相处。“爱人”是为了增进彼此情感,“敬人”则可使人际关系更加和睦融洽。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权利、财富和色相,这些东西都不足以维系人际关系的长久和谐,更不能体现礼仪精神的实质。
中国有句俗话“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你轻视别人或者欺凌别人,只会收获反感和厌恶。
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们首先要尊重老师,不能阳奉阴违或强词夺理,更不能恶言顶撞;其次,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尊重,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不对他人的生理缺陷、家庭情况、民族习惯等进行挖苦讥讽。只有真诚相处,恪守礼节,才是知礼、明礼和讲礼,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友谊。
7【原文】
无言不雠①,无德②不报。
【出处】
《诗经·大雅·抑》。《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注释】
①雠:应答。②德:恩德。
【译文】
别人和我说话,无话不答;别人对我有帮助,有机会一定要回报。
【赏析与启迪】
这是《抑》的作者告诫周王在为人处世方面,时时处处都应谦虚谨慎,遵循礼节。与人交谈时,应当尊重对方,举止庄重,凝神静听,不能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更不能傲慢无礼,充耳不闻。别人对自己有所帮助时,应铭记在心,在合适的时候回报对方。
“无言不雠”,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尤其是当和别人有矛盾隔阂时,有问必答就显得更难了,它考验着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雠”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行为上的尊重,是对别人一种积极友好的回应;二是思想上的敬重,即回答的内容必须诚恳真实,言行一致。
人际交往中,既有相处融洽的日子,也有矛盾出现的时候,这是生活的一种常态。遗憾的是,有的孩子在分歧、矛盾出现时,往往采取激化矛盾、不利于团结的方法,对他人的问话不理不睬,试图孤立他人,这实际上是一种“软暴力”,只会给自己和他人的和谐相处设置障碍。
还有一些孩子,缺少一颗感恩之心,将他人的帮助和关心视做理所当然,不懂得感谢,更不知道回报,往往走入社会屡屡碰壁之后,才知道互助的可贵。
8【原文】
让①则礼仪生②,争③则暴乱起。
【出处】
《淮南子·齐俗训》,淮南王刘安编于西汉。《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
【注释】
①让:谦让,礼让。②生:产生。③争:争斗,争抢。
【译文】
相互谦让,是礼仪产生的基础;自私自利,争名夺利,混乱的秩序则不可避免。
【赏析与启迪】
互敬互让,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事事为别人着想,那么,人和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社会风气自然良好和谐。反之,任何事情都从自身利益考虑,毫不顾及集体和他人利益,必然使得人际关系矛盾重重。
与人交往时,因为各自的个性、爱好、脾气、要求不同,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难免会产生分歧。这时候,宽容和谦让无疑是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灵丹妙药”。而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得理不饶人,无理闹三分”的做法,只会使彼此间的关系充满浓烈的“火药味”,一旦爆发,既危害自身又祸及他人。
“航行中有一条规律可循,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一位哲人的话,相信会给你们带来启迪。
9【原文】
道①之以德,齐②之以礼,有耻且格③。
【出处】
《论语·为政》。
【注释】
①道:同“导”,诱导。②齐:约束。③格:纠正。
【译文】
通过道德教育完善自己的品德,用礼仪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人就有了羞耻心,并能积极改正错误。
【赏析与启迪】
孔子认为,政令、刑罚虽然可以威慑并惩罚犯罪,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恶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道德品质教育,从思想上修正和完善人生价值观念,并在生活点滴中养成循礼、守礼和讲礼的习惯,人就有了羞耻心和耻辱感,就能自觉弃恶扬善,遵纪守法。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高度概括。所谓“文”,就是个人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主要指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品行端正的人,才能算是“君子”,才会得到社会认可,受到他人尊重。
礼仪,是社会文明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志之一,从广义上讲,它包括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等方面的内容。
10【原文】
和气迎人,平情①应物②。
【出处】
《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围炉夜话》是一本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的通俗格言集。
【注释】
①平情:平常的心情。②应物:应对各种事物。
【译文】
心平气和地与人交往,以平常的心态去处理事情。
【赏析与启迪】
待人处世应平易近人,说话和气,不能狂妄自大,恶语伤人。
和气是自身修养和宽宏气度的体现。很难设想,一个心胸狭隘、气度狭小的人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和颜悦色,既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拉近相互间的距离,还能避免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心态平和的人,他的言语和行为,很少有过分或无礼的地方。他给人的感觉总是亲切而随和的,许多人都愿意和他打交道。
和气待人是改善人际关系的良药,“和”字包含和气、和善、和睦、和谐等多重意思,“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这些家喻户晓的句子,无不演绎着“和”的重要性。
其实,和气待人并不难,比如见面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真诚的问候,就能起到融化冰雪、沟通心灵的作用。
同学们对外部世界的影响比较敏感,情绪容易波动。平时生活中,只有适时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现实,积极投身学习,才是理智的选择。而一切悲观消极的行为,只会使自己背上心理包袱,不仅于事无补,还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成长。
11【原文】
夫礼者,民之纪①,纪乱则民失②。乱纪失民,危道③也。
【出处】
《晏子春秋·谏下》,作者晏婴,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子春秋》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
【注释】
①纪:纲纪,纪律。②失:失去行为准则。③危道:危险的道路。
【译文】
礼仪制度是人民遵守的纲纪,纲纪混乱了,人民就会失去行动的准则。纲纪混乱,人民失去行动准则,这是一条多么危险的道路啊!
【赏析与启迪】
从古至今,礼仪制度就是社会道德的基石,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风尚好坏的重要标志。只有人人都讲社会公德,并依照社会公德的标准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整个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校园是青少年学生生活、学习、娱乐、锻炼的公共场所,有着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众多学生的行为。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和集中施教的需要,在校学生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发生矛盾与摩擦的几率相对较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相处时谦逊礼让、宽容大度、互帮互助、和善友爱,这样就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相互间的共同进步。
12【原文】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出处】
《增广贤文》,写成于明代万历年间,经后代不断修订、增补而成,是中国古代儿童传统蒙学书籍之一。
【译文】
是非纠纷大都是因为语言而引发的,烦恼忧愁则是和争强好胜分不开的。
【赏析与启迪】
人的嘴有两个作用,一是吃喝,满足身体需要;二是说话,表达思想感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语言,但说话要注意场合,掌握分寸,讲究技巧。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如果不分场合和对象,信口开河,肯定是不行的,还会因此带来许多麻烦。
为人处世也不能太争强好胜,要学会忍让和宽容,不能事事都要分个高下,争个你输我赢。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矛盾纠纷时,适当地妥协和退让,不仅可以缓解矛盾,还能体现出自己的涵养。当然,妥协是要讲原则的,不出头也要分情况:为了私人恩怨、个人利益,那个“头”不能出;为了公平正义、集体利益,这个“头”就必须出。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做到语言文明,不妨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学会净化语言。不说脏话粗话,不散布有碍于同学间团结的言论。其次要做到“三会”。即一会使用尊称,不相互起、叫绰号;二会使用谦让语,如“请”、“您”、“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等;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最后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做到语句清楚,音量适度,不大声喧哗、嬉闹,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
13【原文】
礼尚①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忘②,亦③非礼也。
【出处】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尚:崇尚,追求。②忘:同“往”。③亦:也。
【译文】
礼所崇尚的就是有施有报,往而不来是不合乎礼仪的,来而不往也是不合乎礼仪的。
【赏析与启迪】
这是成语“礼尚往来”的出处。礼尚往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来”,强调给予和帮助,推崇奉献精神;二是“往”,注重感恩回报,是对帮助自己的人所表现出的积极的回应态度。
千百年来,“礼尚往来”一直是中国人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所尊崇的礼仪规范。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做子女的就应当感恩图报,赡养父母,孝敬父母;老师对学生有教诲之恩,做学生的就应当心存感激,尊敬老师,回报师恩;国家为公民提供了生存环境、物质生活、教育健康保障、就业机会,每位公民就应当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报效国家。
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候,除了来自老师和家人的帮助,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也是必不可少的。遇到同学生病时,要适时伸出关爱之手,嘘寒问暖,端水送药;发现同学犯错时,要善意指出,耐心劝诫;看到同学心情郁闷时,要良言疏导,互勉共励……这些小小的善与帮助,对于同学之间的情谊的成长只有加分。
14【原文】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①不淫②;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③慑。
【出处】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骄:骄傲。②淫:骄傲。③慑:怯懦,屈服。
【译文】
生活富裕又遵循礼节,就可以不骄傲,不放荡;生活贫困但不失礼貌,则意志坚定,行事果断,不会屈服。
【赏析与启迪】
此句同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异曲同工,说明自身修养的高下对人所产生的直接后果,而孟子侧重于精神上的追求和意志上的磨砺。
人在得意的时候,应学会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安分守己,不能骄奢淫逸,狂妄自大。贫穷失意的时候,更要意志坚定,说话做事坚持道德操守,遵循法律法规。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奋发图强,通过正当途径和辛勤劳动,就能摆脱贫困。如果因为贫穷而丧失做人的原则,必然得不偿失,悔恨终生。
有的学生只要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守着成绩停滞不前,以此作为吹嘘的资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读书求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思想上的麻痹松懈必然导致行为上的放纵随意,成绩下降也就在所难免。有的学生自恃家庭背景好于别人,或者比别人多了某项特长,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这些其实都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路遥知马力”,只有意志坚定、努力向上、积极乐观的人才会走得远,获得最大的成功。
15【原文】
恭近于①礼,远②耻辱也③。
【出处】
《论语·学而》。
【注释】
①近于:在种类或性质上趋于相近。②远:远离。③也: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译文】
恭敬和讲究礼仪实质上是一致的,是远离耻辱的一种表现。
【赏析与启迪】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前提,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待人处世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每个人都有受到社会认可、得到他人尊重的愿望。尊重他人,在体现自身良好道德修养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相互间的距离缩短,隔阂减少,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有的同学很聪明,学习积极性也较高,但每次评比优秀学生都与他无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学生平时不拘小节,尤其是在文明礼貌方面做得较差:不礼让、自私自利、爱说大话假话,这样的孩子怎会赢得他人的友谊与热爱呢?
16【原文】
恭而无礼则劳①,慎②而无礼则葸③,勇而无礼则乱,直④而无礼则绞⑤。
【出处】
《论语·泰伯》。
【注释】
①劳:劳累,疲惫。②慎:小心,当心。③葸:害怕,畏惧。④直:率直,耿直。⑤绞:急切,说话尖刻刺人。
【译文】
一味恭敬而不合礼仪,就会使人十分疲惫;小心谨慎而不合礼仪,就会让人感到畏惧;勇敢而不合礼仪,就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率直而不合礼仪,就难免说话尖刻刺人。
【赏析与启迪】
孔子通过人们的几种日常行为,阐述了重视内在修养、遵循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表面恭敬谦逊,内心却背道而驰,必然使人身心疲惫;没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即使时时小心,也难免违背道德与良知;胆大妄为,无视法律法规,必然违法乱纪;随意散漫、玩世不恭的人,则不会顾忌他人的感受,常做出违反公共道德、影响团结的事情。
恭敬、谨慎、果断、直率,是人所推崇的美好品质,但在实际生活中,应当把握好尺度,顾及他人的感受,既要有理、有礼,还要有节、有度。
例如,有的青少年学生是非不分,立场不稳,在违规违纪者面前充当“老好人”,视而不见甚至包庇纵容;有的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缺乏心理认同,遵规守纪的意识较差;有的说话做事随心所欲,还自认为是“张扬个性”;有的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注重方式方法,不仅把事情弄巧成拙,还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17【原文】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出处】
《增广贤文》。
【译文】
任何事情,算计太精了反而会出错,退一步想想,处理事情的路子会更宽。
【赏析与启迪】
人生在世,谋求个人利益是自然的追求。但如果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肯定会活得很累。
有的人如果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挖空心思处处算计,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走入歧途,遗恨终生。《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最好的例证,“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朋友、同事或家人之间有了矛盾,要冷静对待,不要一遇到事就火冒三丈,非要争个高低。遇事争强好胜、互不谦让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即使一时占了上风,可事后想想,又有多大意义呢?
人与人之间相处,要懂得宽宏大量。凡事私心太重,处处考虑个人得失,而不顾忌他人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不会受人欢迎的。天长日久,只会招致越来越多的人反感和厌恶,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能冲动急躁。有些事情不要急着下结论,不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即使自己有理,也要学会宽恕别人,给别人一个改正的机会。
18【原文】
投①我以桃,报②之以李。
【出处】
《诗经·大雅·抑》。
【注释】
①投:送。②报:回报。
【译文】
人家送我桃子,我就拿李子去回报。
【赏析与启迪】
这句话是成语“投桃报李”的出处。原为春秋时期卫武公的自警之词,大意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就要处处小心,事事谨慎,造福于民,报答人民。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璀璨光芒。在现代社会中,“投桃报李”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
“投桃报李”不仅是在精神和物质上公平地礼尚往来,更是一种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有“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道德素养。当你得到别人帮助时,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时,要毫不犹豫地施以援手。
19【原文】
自奉①必须俭约,宴客切勿②流连③。
【出处】
《朱子家训》,作者朱熹。
【注释】
①自奉:对自己的奉养,也就是自己的生活消费。②勿:不要。③流连:留恋不已,舍不得离去。
【译文】
日常生活必须节俭,到别人家做客千万不要流连忘返。
【赏析与启迪】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从传说中的尧、舜、禹起,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勤俭为治国的法宝、持家的要诀、做人的美德和评人的尺度。诸葛亮任蜀国辅宰,执政二十七年,留给子孙的也仅是几亩薄田。
到别人家去做客,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不能只凭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影响别人的生活、工作和休息。《增广贤文》中说:“久住令人厌,频来亲也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同学在生活上追求高消费,衣着讲究品牌,饭菜挑三拣四,稍不合意就随意丢弃,全不知父母养家糊口的不易。有的同学互相攀比,比谁购买的物品多,比谁家里送来的钱物多,如此一来,不仅给家里增添了更大的经济负担,还滋长了奢侈浪费、爱慕虚荣的不良风气。
青少年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应注意有礼、有节、有度,尽量不要给人家添麻烦,既不要拒人千里,也不要过分亲密。要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不要使自己的行为妨碍别人正常的生活。
20【原文】
千里送毫毛①,礼轻仁义②重。
【出处】
《南唐书》,一部记载五代时南唐国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注释】
①毫毛:鹅毛。②仁义:情谊。
【译文】
不远千里送一根鹅毛,礼物虽轻,但是情谊却很重。
【赏析与启迪】
据《南唐书》载:大理国派特使向唐朝进贡天鹅,路经阳湖时,特使想让天鹅洗个澡,没料到天鹅出笼趁机飞之大吉,仅掉下一根羽毛,特使无奈,只好将这根羽毛献给唐朝皇帝,并赋诗一首,以致歉意。诗中,便有“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之句。
此句多指自谦礼薄,不成敬意。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间交往,重义,重谊。正如李白诗云:“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建立在志同道合上的友谊才是高尚的,也是珍贵和恒久的,而用金钱维系的交往是靠不住的。
人生当中,总有一些东西比金钱和物质更珍贵,更应该倍加珍惜。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应当多为别人着想。名利固然诱人,但还有许多东西远比名利重要和珍贵。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崇尚金钱至上和极端个人主义,甚至把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哲学。无论是交朋友,还是办事情,都追求一个“利”字。为了“利”,伤害亲人,欺骗朋友,放弃责任,丧失原则,这样的人自然会遭人唾弃。
对于学生来说,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情,同学少年的同窗之谊,都是必须珍惜的。如何去表达你对他们的情谊呢?其实很多时候,一句温暖的鼓励,一纸简短的问候,一次力所能及的援助,就诠释了“礼轻仁义重”的真谛。
21【原文】
礼从宜①,使②从俗③。
【出处】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宜:因地制宜,合乎当地实际情况。②使:去,出使。③俗:风俗习惯。
【译文】
讲究礼仪,应该合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赏析与启迪】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人们只有对某一事物做到熟悉和了解,才能掌握这一事物的特性,并在生活中加以正确运用。讲究礼仪也一样,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地方,针对不同对象,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否则,难免会闹出笑话,甚至引起矛盾。
撇开国与国之间的差别不论,仅就我国来说,从西周至今,各个时代对礼仪的要求不一,各个民族的礼仪习惯也不尽相同。比如,《仪礼·丧服传》中“在家由父,出嫁从夫”,就是典型的男尊女卑的夫权思想,如果今天也遵循这种“礼节”,显然不合时宜,法律也不容许。又比如,有些人吃素食,而你为了表示热情好客,硬要人家和你一起“大鱼大肉”,这样的“礼”不仅不能增进彼此友谊,反倒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产生矛盾。
出门旅行最好“入乡随俗”。各地的风俗习惯都有各自的特色,你作为客人,必须遵守当地的风俗,尊重主人的习惯,这就是一种最起码的礼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中,往往有不同民族的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或民族习惯,不拉帮结伙,不宣扬地域观念,杜绝国籍歧视和民族歧视的言行,相互尊重、谦让和包容,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22【原文】
辞让①之心,礼之端②也。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辞让:推让,谦让。辞,推脱。②端:基础;根本。
【译文】
谦让,是待人礼貌的基础。
【赏析与启迪】
谦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文明礼貌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文明礼让的典范。它告诉我们,与人相处要学会谦让,不能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想占别人的便宜。讲文明、懂礼让的人,受到别人的尊重,人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相反,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人,不管到哪里,只会招人反感厌恶,受到排斥。
同学们只有懂得谦让,相互之间才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矛盾和隔阂。
拥有一颗谦让之心,就不会目光短浅,自私自利。在平时生活中,要主动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遇到矛盾时,要有气量和涵养,不能“针尖对麦芒”,使矛盾激化升级。只要彼此都能这样做,那么大事便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大多数矛盾就可以化解在“对不起”、“没关系”之中。
23【原文】
轻①则寡②谋③,骄则无礼。
【出处】
《国语·周语中》,作者据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历史事件以及讽谏、辩说、应对之辞等。
【注释】
①轻:轻率,不稳重。②寡:少,缺少。③谋:策略,计谋。
【译文】
轻举妄动的人做事缺乏思考,骄傲自满的人待人无礼。
【赏析与启迪】
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完善,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遇事缺乏思考、不冷静,冲动鲁莽肆意妄为,难免犯错甚至铸成大错而抱恨终生;狂妄自大,骄傲自满,待人无礼,既是自身素质低下的表现,也是引发事端、制造矛盾、破坏人际关系的重要诱因。
谨小慎微是遵规守纪的保障,得意忘形是违规违纪的开始。尤其是在取得成绩和荣誉之后,同学们更应该小心谨慎,不沾沾自喜,不麻痹松懈,才能保持荣誉,取得更大的进步;反之,就不免栽跟头,犯错误。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希望大家铭记于心。
24【原文】
君子不以菲①废②礼,不以美没③礼。
【出处】
《礼记·坊记》。
【注释】
①菲:菲薄。②废:废弃。③没:超过,超出。
【译文】
别人送礼物给自己,不能因礼物轻微而失礼于人;我送礼物给别人,不能怀有某种企图,使礼物过于贵重。
【赏析与启迪】
人与人之间所讲的道德礼仪,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宽容、诚信、互助等优良品质的基础上,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
有的同学平时拉帮结伙,一起胡吃海喝,馈赠物品,还把这种交往理解成“互相团结”,把“拉帮结伙”理解成“互相帮助”,把“请客送礼”作为衡量彼此远近亲疏的尺度。如果仅从物质上馈赠的多少去衡量待人礼貌的程度,显然违背了礼仪精神的实质,这种建立在相互利用基础上的礼节,不仅会污染人的心灵,还会败坏社会风气,亵渎法律尊严。
25【原文】
伤人之语,有剑戟①之痛。
【出处】
《抱朴子·疾谬》,作者葛洪,晋朝著名道士、炼丹家、名医,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
【注释】
①剑戟:刀剑。戟,古时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
【译文】
伤人的话语,就像刀剑刺在人身上一样疼痛。
【赏析与启迪】
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良言善语,使人如沐春风,让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和谐;损言恶语,则让人如临寒冬,使人际交往变得矛盾重重。
做人要与人为善,不能恶语伤人。同学间、朋友间甚至亲人间难免有矛盾、误解,这时候,只要待人以诚,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谈一谈,一切矛盾都可以化解,一切误会都可以消除。有的人火气一冒,什么友情、亲情全然不顾,什么解恨的话都说,只图自己一时痛快,不管他人的感受。这样做,只会深深伤害相互间的感情,产生出许多矛盾与隔阂。
与人发生矛盾时,要克制情绪,相互忍让,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遇到双方无法解决的问题应该采取正当方式和途径,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不能互不相让,使矛盾激化;更不能相互谩骂,甚至打架斗殴。发现他人犯错时,要用诚恳的态度和冷静的语言规劝他人,不能冷嘲热讽,给别人造成心理上的创伤。
26【原文】
触①来莫与竞②,事过自然凉。
【出处】
《增广贤文》。
【注释】
①触:触犯,冒犯。②竞:计较,在意。
【译文】
当别人冒犯了你的时候,不要与他计较,等事情过后心境自然会平静下来。
【赏析与启迪】
生活当中,难免会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而且有时道理还在自己这边。这种情况下,处理事情更要冷静,非原则问题不要去计较,能忍则忍,能让则让。即使碰上蛮不讲理的人,你也要让他,感化他,久而久之,再大的矛盾也会化解。如果事事都要争个你强我弱,你高我低,那么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伤了双方和气,有时甚至把事情越闹越大,悔之晚矣。
古话说得好:“化干戈为玉帛”,“相逢一笑泯恩仇”。
没有化解不了的怨恨,也没有消除不了的矛盾,只要相互宽容,互相谦让,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当别人有意或无意冒犯自己时,不能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更不能以牙还牙,使矛盾激化、事态扩大,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假如有些事情确实一时不能解决,那就暂时将它放一边,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会慢慢回心转意,将矛盾消解于无形。
27【原文】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①而难有体②;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出处】
《小窗幽记》,作者陈继儒,明代人。《小窗幽记》收录了许多短小精美、益人心智的格言警句。
【注释】
①礼:既指表现出来的礼节,也指内心对待他人的态度。②体:恰到好处,不卑不亢。
【译文】
对待富贵的人,做到有礼并不难,难的是得体;对待贫贱的人,做到有恩并不难,难的是尊重。
【赏析与启迪】
以礼待人,是行为和内心的统一。它要求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能看人说话,表里不一。
对待比自己地位高、更富有的人,世俗之人都会产生尊敬的念头,因而能够以礼相待。但是如何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保持和展示自己完整的人格,而不显得低三下四、曲意奉承,却是不容易把握的。
对待在财富和社会地位上不如自己的人,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关照不难,难的是能够尊重对方的人格,没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
讲文明、懂礼貌,是内心和行为的有机统一,是道德修养和行为养成的综合体现。既不能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也不能因人而异,两面三刀。
有的青少年学生在老师和家长面前,毕恭毕敬,言行举止礼貌得体。但对其他学生,就大呼小叫,颐指气使,态度十分生硬,语言也不文明。这样的人,能说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吗?我们只能说,这种人是虚伪的。他所极力表现出来的“文明言行”,只是一种装模作样的表演。不但歪曲了文明礼貌精神的实质,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更得不到多数人的认同和尊重。
28【原文】
待小人①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②;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出处】
《菜根谭》。
【注释】
①小人:泛指品行不端的人。②恶:憎恨,厌恶。
【译文】
对待品行不端的人,对他们抱严厉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内心不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人,做到尊敬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对他们真正有礼。
【赏析与启迪】
发现他人有错误和过失,一般人都会严词训诫他们,这做起来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就事论事,不因为个人感情上的好恶把人看扁、看死。
如果发现他人有缺点错误,只是一味地指责和憎恨,却不去帮助教育,这同样是缺乏道德责任的表现。反之,对待那些有地位、有威望的人,一般人都会心存敬重,可是如果过于做作就会流于谄媚,自然就带上了虚伪的成分。
憎恨小人,敬重君子,这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因此而忘记了人格的平等。同样,人与人之间讲究以礼相待,但礼貌也应遵循一定的尺度,以免弄巧成拙。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当别人犯错时,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帮助其改正错误呢?首先,应持有一个与人为善的心态,真诚帮助他人纠错改过,而不能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其次,还应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引发别人的抵触情绪,以免制造矛盾,引起事端;再者不能把彼此间的尊重变质为互相吹捧,互相包庇。
29【原文】
礼仪之始①,在于正容体②、齐颜色③、顺辞令④。
【出处】
《礼记·冠义》。
【注释】
①始:开始。②正容体:端正容貌和仪表。③颜色:表情。④辞令:说话。
【译文】
讲究礼仪应从最基本的做起,首先要端正仪容、严肃表情、说话和顺。
【赏析与启迪】
讲究礼仪的基本要求是,首先从自身言谈举止开始,做到衣着整洁,表情端庄,说话和气。
“衣冠不整,恕不接待。”这是在许多公共场所经常见到的文明提示语,反映出文明礼貌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试想,有谁愿意和一个蓬头垢面、袒胸露怀、言语粗俗、举止轻浮的人相处,或者把他当朋友呢?
从衣着、仪表、言谈举止这些细节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同时也是博得对方好感和尊重的开始。
30【原文】
不窥①密②,不旁狎③,不道旧故④,不戏色⑤。
【出处】
《礼记·少仪》。
【注释】
①窥:暗中察看。②密:秘密,隐私。③狎:亲昵,亲近而不庄重。④旧故:以往的过错,喻短处。⑤戏色:嘲弄的表情。
【译文】
不窥视人家的隐私,不与人过于亲热,不揭别人的短处,不要有嬉笑、侮慢的神态。
【赏析与启迪】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相互尊重,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不侵害他人的利益。
每个人都有不愿示人的秘密,即人们常说的“隐私”。偷窥别人的隐私,甚至把别人的隐私作为谈资,到处宣扬,不仅严重伤害别人的自尊,还会引起相互间的矛盾。
除了要有礼貌,还要把握好尺度。过于疏远,使人感情淡薄,不利于沟通交流;过于亲近,难免会产生矛盾和摩擦。背后揭人短处、诋毁他人,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团结,制造事端。所以古人劝诫我们:静坐常思己之过,闲时莫议他人非。
有的人无事生非,专爱打听别人隐私,未经同意就擅自翻阅他人邮件、日记;有的人举止轻浮,言谈粗俗;有的人把别人的伤心往事等当做笑料,四处宣扬,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有的人喜欢瞎起哄,参加文娱活动时不是喝倒彩,就是制造噪音……
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懂得尊重别人。古话说得好:人敬人,无价宝;人抬人,万丈高。希望每位青少年学生在与人相处时,能与人为善,将心比心,既要自尊自爱,又要懂得敬人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