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认为,寒衣节起源于明朝。《礼记·月令》记载,农历十月,稻谷已收获进仓,用新谷制作的各种吃食,首先要祭奠祖先,谓之“荐新”。天子也开始穿皮裘衣,昭告天下:冬天来临,改穿冬装。朱元璋遵循古礼,十月初一早朝时,行“授衣”之礼;并将新收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间流传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朱元璋剧照
综观上述四种“寒衣节”起源的说法,孟姜女哭长城、蔡莫夫妇烧纸钱,均为民间传说,于史无稽,不足为据;周代迎冬礼,却又无授寒衣这一重要的节俗;朱元璋授衣,却又与宋代已有许多“寒衣节”风俗记述、诗词描画不符,时间偏晚。鉴于宋代以前文献,罕有提及“寒衣节”现象,可以推测,“寒衣节”作为节日,大概在宋代时正式形成。
当然,这一判断,并不表明,“寒衣节”诸节日元素也是在宋朝形成的。比较合理的说法,应是自周代起,人们在冬季即将来临之际,已有迎冬、祭祖、荐新等一系列的礼俗活动。经过长期的演变,到宋朝时,人们在传承古代礼俗的同时,又增添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亲友送冬衣,给逝去的亲人送寒衣(多为纸制)等节俗,“寒衣节”正式形成。
二、“寒衣节”节俗的时代演变相较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异彩纷呈的节俗而言,“寒衣节”的节俗比较简单,主要有祭祖、授衣。《诗经》、《礼记》记载的相关周代礼仪,成为秦汉以后历代实施相关礼俗的权威依据。由于时代变迁,上述节俗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长安十二时辰》唐玄宗剧照
风流天子唐玄宗于天宝二年(743年)八月下诏:“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或许直接促成了民间拜墓送衣节俗的形成。 由于阴历九月,天气尚暖,送寒衣稍嫌早,因此,宋代人将此节俗推移到十月朔(初一)日。
宋代十月朔的节俗,主要有授衣、祭祀、开炉。吕希哲记载:十月初一日,皇帝对守卫京师的禁军将校,及边防军中的大帅、都漕(都漕运使司的主官,职掌运输事务)、正任侯等将帅,并赐锦袍。以往,不赏赐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等职官锦袍。后来,有人上奏,认为此制不允,上述职官才获得皇帝赐予的衣袄。诸军将校皆获赐锦袍。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则记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自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故也”。十月初一日,“士庶皆出城飨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