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寒衣节”,即每年十月初一,为逝去的亲人送寒衣,也就是上坟烧纸送钱,与“清明节”和“中元节”差不多。时令上,清明节在春天,中元节在夏天,寒衣节在秋冬之际。
十月初一,节气上已经到了霜降和立冬,天气越来越冷了,需要添加衣服了。想来逝去的亲人也是如此,所以,上坟烧纸,送些冥衣冥币等,让亲人祖宗不受饥寒,天经地义,理所应当,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从实际生活情况来说,“寒衣节”上坟并不是广泛性普遍性流行性的节日操作,相对来说是非主流节日,甚至许多地方许多人不认可“寒衣节”。
总体上讲,“寒衣节”是民俗节日,即民间形成的特定时日的习惯性风俗,不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和推介的文化节日,所以认同的人和流行地域也较为复杂。
网上说,寒衣节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所以,寒衣节也叫“授衣节”,明显是附会的,不足为信。因为在周代,祭祀活动是神圣庄严的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也是政治活动,需要进家庙实施。绝不会有送衣的操作。
宋元之后,随着话本、小说、杂剧的发展兴盛,民间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流文化。许多民俗操作上升为礼仪规范。寒衣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寒衣节”与孟姜女的故事肯定有关。“孟姜女寻夫”“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送寒衣”等故事,凄婉美丽,动人心扉,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关于孟家女的民间小调特别多,特别是《孟家女千里送寒衣》,由于曲调优美,旋律哀伤,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一直到现在都是。大约这才是“寒衣节”的真正源头。
江苏民歌《孟姜女送寒衣》歌词: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燕子双双到南方;燕巢造的端端正,对对成双歇画梁。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家家坟上飘白纸,喜良家的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娘双双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揩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发水泪满腮;家家田里黄秧插,孟姜女的田里草成堆。
六月里来热难当,蚊子飞来嘴逢长;宁可叮我千口血,莫叮我夫万喜良。
七月里来七秋凉,家家防冷做衣裳;皮棉单夹都做到,孟姜女的家中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北地先凉冷信来;喜良身上衣单薄,并无雁足带书来。
九月里来是重阳,家家饮酒菊花香;满满筛来我不饮,毫无心绪赏重阳。
十月里来稻上场,牵笼打米纳官粮;家家都把官粮纳,孟姜女家里身抵挡。
冬月里来雪花飞,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前面乌鸦来领路,走到长城冷凄凄。
腊月里来过年忙,家家户户祭祖先;人家都有猪羊*,孟姜女家中空荡荡。
《孟姜女送寒衣》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