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有着无以比拟的推动力,一如大家所见的那样,广西桉树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从200万亩迅速攀升至3200万亩,占据着我国桉树面积的半壁江山,生长量、蓄积量双双位居全国第一。仅占广西全区森林总面积13.5%的桉树,力压传统的乡土树种松树、杉木,生产了广西全区80%以上的木材,凭借着桉树,广西轻松坐上了全国木材产量的头把交椅。
从产量规模的角度来看,广西桉树绝对可以秒*本土的任何树种。
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这一点在桉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广西已经全面掌握了桉树的核心技术,而且这些先进的技术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实现了生产端的农场化大生产,加工端的大规模工业化,形成了包括种源选育、苗木繁殖、专用肥料、培育采伐、林下种养、木材加工、制浆造纸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整条产业链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
无论是供给的数量还是供给的质量,广西桉树已经走在了中国的最前面,难怪会有“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之说。
当然,桉树也并非十全十美,也明显存在轮伐期短、经营强度大,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少等缺点,特别是过度纯林化甚至已经影响了局部区域的生态安全,寻找桉树的替代树种迫在眉睫。
但是,我们要知道,选定一个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植物,不仅要经受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检验,相关的生产技术还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