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父母都是广西地质学校的教师。
8岁那年,因为“文革”,黄大年随父母下放到广西西南地区的一处偏远山村。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家人没有抱怨,而是积极地去适应环境,适应劳动改造的生活。
父母非常重视对黄大年的教育,纵然条件艰苦,也省吃俭用,竭尽所能地供黄大年读书。
黄大年每天除了上课,还要参加挑砖等劳动,有时候累得狠了,趴在床上不愿起来。
为了鼓励他,父亲常常跟他讲自己小时候“从老家走七天七夜到南宁读书”的艰苦求学经历。
在父亲的鼓励下,黄大年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招考进入广西第六地质队工作。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但由于当地信息闭塞,直到开考前3个月,黄大年才得知了消息。
他仍没有抱怨,开始拼命地复习。
白天翻山越岭,顶着酷暑忙勘探工作,晚上饥肠辘辘,忍着蚊虫叮咬背诵课本知识。
最终,他以超过录取分数线8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国家重点大学——长春地质学院。
● 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
这是李四光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地质学校,也是黄大年全家人心中的学术殿堂。
“大年,你们这一代人很幸运,要珍惜时间,早日学成报国!”父亲欣慰地说。
黄大年重重点头,离开家乡,踏上了去往吉林长春的列车。
这一年,他19岁,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着无限可能。
黄大年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
他学习刻苦,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先后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课程,因表现出色而留校任教。
在写给同学的留言簿上,他认认真真地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这句话,也是他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
● 黄大年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前往英国利兹大学深造。
这个来自东方国度的青年,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最终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引起了业内极大的关注。
回国后不久,1997年,黄大年再次被派往英国从事研究工作。
由于工作需要,他加入了英国国籍。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受到了一些人铺天盖地的指责,甚至谩骂,觉得他背叛了祖国,忘了本。
对于这些,黄大年从来没有辩解过什么,他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在科研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