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
他带领一支包括外国院士、诺贝尔奖提名科学家在内的300人“高配”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
这项技术有多牛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飞机、舰船、卫星等移动平台上安装了一副“千里眼”,能快速看穿地下深埋的矿藏和潜伏的目标,可用于航空航天、地质勘探、油气开发等多个领域,更可作为军事用途,用于对潜艇的攻防和对敌人的穿透侦察。
这也是当今各国科技竞争乃至战略部署的制高点之一,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核研究。
而黄大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一步努力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成了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引领者,掌握着世界最前沿的技术。
正因为黄大年从事的是高精尖领域,且涉及敏感的军事用途,所以才不得不加入英国国籍。
毕竟,这些技术长期以来一直对华封锁,欧美国家是绝不允许一个中国人在其中担任如此重要的领导角色的。
但黄大年从来不敢忘记自己的祖国。
2009年,当得知祖国正在进行深部探测项目研究的时候,黄大年义无反顾地启程回国。
似乎他一直就在等待着这一刻。
没有给自己保留任何的退路,他拒绝了英国科研团队的再三挽留,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洋房,办理回国手续。
妻子也以最快的速度,低价处理掉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两家诊所。
黄大年回来了,恢复了中国国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高端科技人才在硕果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
黄大年回到自己的母校,此时的长春地质学院已并入吉林大学,他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开始为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 黄大年带领科研团队成员研究问题
他担任“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和“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两个国家重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此前,国内相关领域的同行都是朦朦胧胧地摸索着干,硬件软件都很差。
用黄大年的话来说,国外是“导弹部队”,我们是“小米加步枪”,并且,其中一些“步枪”还是进口来的,高精尖的装备被别人禁运。
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黄大年率领团队,开始了没日没夜地科研攻关。
在同事眼中,黄大年总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仿佛是要将国家落后的那些年争分夺秒地“抢”回来。
项目涉及的科研机构众多,他常年往返于各个科研机构,指导一线研发,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
办公室的墙上,一张张巨大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
为了防止犯困,东北零下二十几度也要开着窗户,谁进来都要打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