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苏州市地图,苏州拥有绝大多数太湖水域
在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朝代更替都以争霸中原、统一天下为终极目标。偏居一隅的太湖地区往往受到战乱的波及相对较小,同时环太湖平原又有肥沃的土地,很容易成为富足的玉米之乡。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逐渐东移、南移,江南地区的开发程度就越来越高,经济越来越发达。
图-江苏省常州市地图,常州只拥有很小一部分太湖水域
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并不是仅仅为了游览苏杭美景的,主要还是需要将江南的钱粮物资通过水路运到北方。唐朝时,环太湖地区的农业、丝织业、手工业、商业等都蓬勃发展,成为国家税赋的主要来源地和粮食生产基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
唐朝时期环太湖地区有三州:常州(包括无锡)、苏州、湖州,因此古代太湖就有一湖跨三州之说,苏州居东称为东吴,常州被称为中吴,湖州被称为西吴。三州中以苏州经济实力最强,当时苏州范围比现在大,包括今苏州、嘉兴、上海等地。
图-俯瞰苏州太湖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如今隶属于浙江省的湖州,湖州是个有着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的城市,春秋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在今湖州市吴兴区云巢窑头村筑城置菰城县。秦末,项羽在此建项王城自立。湖州之名始于隋朝,因濒临太湖而得名。不过,作为太湖沿岸城市,如今湖州已经名不副实了,因为在地图上你会发现太湖已经几乎全部归江苏所有,湖州只有很窄的一缕水面(湖南岸垂直延伸70米)。
苏南的苏锡常地区和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同属吴语区,从文化上来讲它们原本是一个整体,元朝时还同属一个江浙行省。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南京,为拱卫都城安全,以南京为中心设了一个面积非常大的直隶辖区,湖州府未能被囊括进去,而和苏南地区分开。尽管归属不同,但湖州府还是拥有一定规模的太湖水域,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剿匪需要,而将太湖全部划给江苏吴县(今属苏州)进行统一管理,湖州从此失去了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