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S上古董级的ADC
(图片来自Lensrentals)
DXO动态范围测试:无论是否缩图,5D4相对5D系列早期产品都有压倒性优势。
▲DXO动态范围测试,缩图(Print)比较
5D4(橙)、5DS(红)、5D3(黄)
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佳能5D4、尼康D810和索尼A7RII这3款产品比较,目前的情况是:
- 高感、缩图(Print):ISO 100-12800,A7RII表现稍好,但3款产品总体差别不大;ISO 25600以上,A7RII和5D4明显好于D810。
- 高感、不缩图(Screen):像素最低的5D4,全程优于D810、A7RII。
- 动态范围:无论是否缩图,D810在ISO 64-100的表现都是冠绝群雄。而从ISO 800开始,则是A7RII > 5D4 > D810。
▲DXO的总体评分
(DXO真的不能只看评分)
考虑到5D4的像素“只有”3000万(像素密度与APS-C画幅约1400万像素产品基本相当),ET认为保留低通滤镜并不是值得非议的事情。
图像处理
5D4拥有3块处理器,分别是:
- 1块DIGIC 6 处理器负责图像处理,以及JPG实时数码镜头优化(DLO);
- 1块DIGIC 6处理器专门负责处理测光模块采集的信息,提供更好地EOS iTR AF(可识别人物面部并进行持续追踪);
- 1块数码镜头优化(DLO)专用处理器,负责机内RAW转换的数据处理。
▲佳能5D4的主电路板,DIGIC 6 要比DIGIC 6的规模大不少
(位于DIGIC 6左侧上部的就是DLO专用处理器)
这里着重说一下数码镜头优化(DLO)功能。
DLO原本是佳能DPP软件的专有功能(使用前还需要下载一个体积不小的镜头数据库),可以修正畸变、紫边和暗角,并且“恢复”因为衍射而损失的图像细节(可以理解为智能锐化)。EOS-1D X II在机内RAW转换操作中加入了对DLO的支持,而5D4更进一步,可以在拍摄JPG照片时直接进行DLO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