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马拉松赛只有枪声成绩,没有净成绩。为求成绩公道,起跑时总得离起跑线近点儿,不然,那亏就吃大了。但马拉松选手成千上万,不可能人人都站在起跑线那儿,枪声成绩的不公平是显见的。
净成绩是选手的真实成绩。但如果以净成绩取名次的话,最先冲线的可能不是成绩最好的,就会发生第一名不是冠军的情况,这又是有悖于田径比赛常理的。跑在最前面的选手都不一定是冠军,他保持第一位的动力又在哪里?这第一位身后的选手们奋勇争先的动力在哪儿?观众的欣赏点又在哪里?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就是枪声成绩和净成绩的纠结之处。
于是,一些赛事规定,前若干名按枪声成绩排序,即先到为优;其余按净成绩排序。这大概就是最优选择了吧。
枪声成绩对远离起跑线的大众选手没有实际意义。当成绩证书上写有两个成绩时,净成绩才是该选手的真实成绩。而赛会设置的名次奖对有望获得名次奖的选手则意义重大,这些选手应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才公允。一般城市马拉松都会邀请若干专业高手,他们就是来创造好成绩的,他们会被安排在起跑线的最前排。这些选手将瓜分赛会的最高奖金,他们是枪声成绩的最优者,也是净成绩的最优者,两个成绩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合理体现。
但在理论上还是会发生不公平现象,即不是被邀请的高手,没站在最前排,则是不公平的。解决的办法,一个是设计一种机制让这些人都能站在最前排,这个设计很难;另一个是将枪声成绩的名次数量绝对限制在最前排选手的最好成绩之中,这个也不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