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9月10日电 题:举国同心 合力攻坚——从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新华社记者
在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邓迎香(左)和村民一起种植白菜苗(2020年3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之一,集中各方力量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攻下一个个深贫堡垒,让这里实现了“千年之变”。
**指出“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记者行走在昔日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亲眼所见贵州大地旧貌换新颜,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923万贫困人口脱贫: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
在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邓迎香在隧道内看着过去的照片,回忆开山挖洞的情景(2020年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贵州省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地里一派丰收景象。
在收稻谷前的间隙,苗族绣娘姜引娣正忙着在家里赶制一批刺绣手工艺品,“我卖刺绣的钱,基本上可以够家里一年的开支了。”
刚刚过去的暑假,长滩村旅游逐步恢复,村里的刺绣馆接待了数十个研学团队。
游客的到来,让不少像姜引娣一样的苗寨妇女可以“背着娃娃绣着花,养活自己照顾家”。
而就在2年前,台江县还是贫困县,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7.71%。如今,台江县不仅脱了贫,还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这背后是几任驻村第一*的接力。
翻开中组部派驻干部王小权的扶贫日志,他谋划的发展思路清晰可见:“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是长滩村发展文化旅游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宝贵资源……”然而,因为2019年的一场车祸,他倒在了扶贫路上,生命永远定格在45岁。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个战士倒下去,另一个战士冲上来。
如今,扶贫日志中的设想一一变成现实,长滩村在2020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