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说,对于《欢迎光临》中跳舞的戏份,她是有备而来。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黄轩也跟大家一起练习跳舞吗?
杨昆:理论上他应该跟我们跳的。但跳了几次后(导演)就说你不要跳了,因为他以前是专业搞舞蹈的,太容易跳好了。后来就说,算了别跳了,就大概记住一个动作就行了(笑)。这其实对黄轩来说是个考验,他要变成一个非舞蹈演员的感觉,这比我们“小白”去学跳舞还要难。所以我认为黄轩表现得很好,他完成了这个人物。
——人生事——
从小就喜欢刁钻角色,完美诠释海派气质
杨昆与市井小人物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她很小的时候。那是一种骨子里说不清、道不明的偏爱。
杨昆出生于艺术世家,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父母是当年国防文工团话剧团和歌舞团的演员。上世纪60年代,娱乐生活没有那么丰富,院里的孩子每天聚在一起就是唱歌、跳舞。杨昆还总是观摩父母排练话剧,流行的样板戏唱段和对白,她几乎能倒背如流。
那时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林黛玉那样娇花似水、聪明清秀的女子,唯独杨昆,对性格刁钻、市井的小人物情有独钟。1975年电影《春苗》上映,李秀明扮演的妇女队长春苗受到了很多观众喜爱。但杨昆却被片中一个性格刁钻古怪的老太太吸引,每天都要对着镜子模仿她的眼神、台词。1982年,杨昆独自一人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她也特意选择了一个偷拿公社东西,背后爱嚼舌根子的角色。富有想象力和个性化的表演天赋,让她成功脱颖而出。
如果说,学生时代的杨昆,只是单纯的认为小人物有意思;那而后的经历,她更愿意称之为命运的安排。
上戏毕业后,很多同学戏约不断,杨昆却迟迟接不到戏;上世纪90年代末曾有媒体报道,彼时“个体户”杨昆在上海没有固定收入,更不要提劳动保障;提着皮箱四处奔波,每天吃方便面是“家常便饭”。最后她用600元在上海租了一间小屋子,总算是落下了脚。生活的淬炼,也成就了杨昆身上刻苦耐劳、敢闯敢拼的爽快劲。
在当年那部电视剧《婆婆媳妇小姑》中,杨昆饰演神经兮兮的小姑子仇家珠。
1998年,杨昆饰演了电视剧《婆婆媳妇小姑》中的大龄剩女“小姑子”仇家珠,心地善良,但脾气喜怒无常、神经兮兮,经常无意识地为“婆媳大战”推波助澜。这种古怪又琢磨不透的性格,与杨昆截然相反。但丰富的生活阅历,广交朋友的个性,让她很快敏锐地观察、模仿到身边人的类似特质。“别人问我怎么演戏,其实非常简单,就在你见过的人里去‘人脸识别’。学她们的说话、行为,保准能把握住。”
杨昆自认演员最重要的就是生活。包括杨昆身上的海派气质,自然流利的上海本地口音,同样源于生活观察,“虽然我是云南人,但其实我本身在上海生活了快四十年,观察过身边很多上海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所以在拍戏的时候,为了贴近角色,会尽量把上海话混到普通话里说,这样更真实。”
杨昆犹记《婆婆媳妇小姑》快*青时,摄影老师说,“如果你生活中就是(仇家珠)这样的人,那么我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不是,你会得奖。”果不其然,杨昆凭借这部剧拿下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也让她在此后的二十年,几乎演遍了荧屏上有小缺点、小毛病,市井气息浓重的女性角色。
“我好像注定演不了‘白富美’。我小时候喜欢的,也是我现在最擅长的角色。这就是老天赏饭给你吃(笑)。”
与其转型“白富美”,不如演好小人物
杨昆也试图自荐出演“白富美”。
随着近些年女性题材与日俱增,中年女演员的选择空间也变大了。杨昆曾和几个导演聊天:“你们能不能让我演个‘白富美’?你看给我穿上高跟鞋、西服套装,也很漂亮!什么女老总啊,我觉得我也还可以。”但一位导演语重心长地劝说,“你想演‘白富美’可以,但是你必须血拼。现在有‘白富美’气质的演员多了,你不一定拼得过。不如先把‘老太太’这个坑占住了。别‘白富美’没演好,原来的坑也被人占了。”
杨昆认为这话十分有道理,后来就再也没想过“转型”这件事。
在她看来,老演员想要半路改道,创造全新的角色形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前的经典角色,个性、标签,就像一个个“套子”,将演员牢牢禁锢在内,直到无意识地生长在演员的血液之中。《欢迎光临》拍摄时,杨昆也曾心血来潮,在房间试着练习丁嘉丽的台词——丁嘉丽饰演的孙彩霞和柳美莉不同,她更像是张光正的“人生导师”,说话总是慢条斯理,一心照顾老年痴呆的老伴儿。“我完全念不下来,读起来就是假得不得了。但一说柳美莉的词儿,很自然,我就附体了!”杨昆笑称,“我认为演员还是有特定性,你不可能演什么就是什么。”
《欢迎光临》拍摄期间,杨昆也曾试过挑战丁嘉丽的角色,后来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演柳美莉。 受访者供图
如今,虽然已然接受“演员典型化”,但杨昆也力图在“快人快语”的妈妈、婆婆角色之中,摸索更多表演个性化,即便只是很小的配角。杨昆调侃,自己似乎与“三”这个数字特别有缘——从业三十余年,她很少演女一号、女二号,演的都是‘三’以后的角色;但往往,这类角色让观众印象深刻。“这个行业真的很难,有时也很被动,尤其是到我们这个年龄段,能够遇到心仪的角色确实很少,不得不做出退让,既然有戏,那就要演好每一个角色。”
从不以前辈自居,努力和年轻人保持同步
《欢迎光临》中,柳美莉、孙彩霞等广场舞队的阿姨们总会寻求张光正(黄轩饰)帮她们“砍一刀”“网银转账”……这些细节表达着当下中老年人与时代的代际沟通障碍,以及他们对年轻潮流的努力追赶。
而生活中的杨昆,却始终走在时代前沿。杨昆犹记,2004年在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片场,她突然哼唱起一首当年的流行歌曲。“啊!老师你也会唱这个歌啊?”不少年轻演员惊讶地问。“那个年代对他们来说,我已经是老演员了。但我必须和年轻人保持同步交流。”杨昆从不会在片场以前辈自居,和年轻人分享所谓“当年事”,反而,她只和大家聊当下发生的事,“我绝不会用前辈的想法说‘你们这代人要怎样怎样’,反而是我需要向他们学习。”
别看已经六十岁了,但杨昆特别喜欢新鲜事物,更是个网络冲浪达人。 受访者供图
杨昆同样是“5G冲浪”高手。三年前,她就有了自己的短视频号,“好玩!一发不可收拾。”她沉迷于时下最热门的手指舞,时不时就录制几段跳舞、唱歌的短视频。她还会带着“猫耳朵”的发箍直播聊天,跟年轻人探讨最近流行的土味情话、网络热词,甚至穿搭风格。“我要向年轻人学习,也要好好打扮,不能让人家觉得,五六十岁的人就是这样。”
但杨昆最享受的,还是在片场拍戏的日子。经纪公司经常会劝她多休息,但杨昆根本闲不下来,就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样,每年至少三部戏,大部分时间穿梭于全国各地的剧组。杨昆自认,在现在这个年龄,年轻的心态,身体的保养,对她而言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身体不好,有心无力,可能就跑不动了。但我完全没问题!我可以接受任何(角色)。”
新京报记者 张赫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刘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