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治理校园欺凌的方案不断推出,对欺凌的界定也愈加清晰。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广东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校园欺凌的预防、种类、治理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与其他省份的相关文件相比,该《实施办法》细化了校园欺凌的类别,如“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传被欺凌者的图像”等被列为欺凌行为,前者为轻微欺凌行为,后者则被列为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行为。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2018年定为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实施办法》也正是积极落实初高中甚至自小学起欺凌防治的应有之举。——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一直以来,“校园暴力”这个问题,一直是家长和老师不敢面对的一类敏感话题。
校园暴力也有多种叫法:欺凌、霸凌
小小科普一下
欺凌:指施害者对被害者进行经常性的或者持续一段时间的恶意行为。这种恶意行为包括:肢体,言语或非言语性的伤害。分为:骂、打、毁、吓、伤。
霸凌: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
在中高校园中,欺凌尤为常见;霸凌多数体现在校园不同年级之间产生的暴力中。
这些其实统称为多种形式体现的“校园暴力”。
相信每个家长心里都有数,校园暴力一直都暗藏在各个城市的中校,高校中。小到同学之间互相起外号,大到殴打事件或精神侮辱,团体孤立等。
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我想多多少少都会提示孩子,“如果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跟爸爸妈妈说”这样的话。但是不管孩子是怎样的性格,很粘人,或者独立性很好,等到了学校,他们的潜意识里都会认为这是属于自己应该面对的世界。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孩子从小与父母的感情就很好,在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办法先独立解决摆在自己面前的问题。这也就是说,举个例子,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在上学前,与爸爸妈妈发生了一些小争吵,孩子伴随着小委屈走进了校园,此时,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他不会想到回家告诉父母,而是基于因为出门前的小矛盾开始对父母的信任度降低,从而潜意识里让自己把不开心的事情埋在心里。
当孩子回家跟父母讲述在校园如何被欺负,大多数家长也会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来判断。有的事情父母认为是孩子之间的小拌嘴小争吵都不叫事,但在孩子心里也许扎下了根。孩子情绪的表达不会像大人一样,把悲欢喜怒全都写在脸上。写在孩子脸上的情绪并没有那么多,大多数都是一种阐述事情的面无表情状态。当“被欺负的观点”与父母没有达成一致,孩子不是极端性的嗷嗷大哭,就是选择沉默,这时候家长真的看不出来什么。
头些天,小编在朋友圈发布了“你在校园时代,是否被‘欺负’过?”朋友们陆陆续续私信我,讲述了不同时代的“霸凌”事件。@张**
高中,都是女生,住校,那时候我性格比较孤僻,不合群,整个宿舍的人都不太喜欢我。有天早上,我起晚了,醒来后发现被锁在宿舍里,那时候没有手机,结果一上午都没去上课,最后被老师叫去谈话。我说被同学锁宿舍,老师却问我,他们为什么要锁你而不去锁别人?
@王坤
我高中住校,那时候我很胖,虽然有一起回家一起吃饭的同学,但是我心里知道,大多数同学都不怎么喜欢我。有回上完体育课洗澡,我嫌人多,就排在了最后,天都黑了,我才进去洗。后来收拾好准备走的时候发现大门被一根木棍卡主了,透过窗户,看见三四个同学在外面指着我哈哈大笑。虽然隔了半小时后他们才把门打开了,但是这事对我来说还是有心里阴影,现在也不胖了也参加工作了也不去什么温泉之类地方。
@刘**
我的名字比较俗气,初中时候,就有很多同学给我起外号,就是边叫外号边招群讽那种。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初中整个三年都不怎么爱说话。感觉只要有同学叫我外号,就会被全班同学嘲笑。那会也没跟父母说,名字是爸妈起的,说了怕他们生气。忍气吞声了三年,也没有特别要好的同学。
@胡Y
霸凌这种事,上学时,我比较仗义,都跟我比较好,在我身上是没发生过,但是我帮助过别人。有一次,我跟几个同学吃完饭回教室,上楼时,拐角处,看见我们级隔壁班的欺负初一的新生,什么原因不知道,但三四个人欺负人家一个,未免有点过分了。我们就去帮忙了,后来那小孩,跟我熟了,也就没人欺负他了,有时候上楼来找我玩,作业不会的我都教他。这种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的事特别多,在我们学校就发生了好几次,老师根本管不过来。现在想想,应该是属于青春期的膨胀。
祸从口出、随便给同学起外号?那就让你知道知道,小孩子说话也是要负责任的。✦精神侮辱型
都说童言无忌,似乎我们小时候在说错话,伤害到别人,自己却不自知的时候,旁边的家长都会替我们向对方道歉,连忙念叨着:“不好意思昂,童言无忌,小孩子,别跟她计较。”
那时候,我们甚至都不去问什么叫童言无忌,但第一次说错话后,家长就会拉过来对我们说教一番,我们的所有“错误”都必须在第一次犯下时,收到严厉的批评,这就代表,不能再有下一次。哪像现在的孩子,没有任何‘危机感’,好像犯错不道歉,道歉不诚恳,无所谓道歉不道歉都是一种学龄常态一样。
我爸就常说:“现在的孩子,没规矩。”
(上图)前些天一条新闻,香港一位学生家长因迷信给孩子起的名字过于复杂从而成为了孩子在校园生活中的一大苦恼。名字的笔画不仅多,甚至连老师看了都不会读,极其尴尬。以至于同学不会念的话就按名字里的简化字叫着,个别同学还经常拿他的名字乱起外号。虽然这位同学很乐观,但也表示到每次考试的时候就光写名字就要写3、4分钟,不然真的会写措。
每个家长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恨不得把唐宋古诗词翻出来,却没有考虑其字意字音对孩子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有没有影响。
起外号,大致分为两种,一看名字,二看外表。也许看似小事,实则为肆意放大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事情,无形之中给孩子贴了标签。这些“标签”的类型有很多种,小到“形象比喻”,大到“人格性”侮辱。
即使那个‘标签’根本不符合孩子的自身情况,日复一日被同学们称呼着,也会逐渐认为那个‘标签’就是自己。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自卑,拒绝交流,任何事都会否认自己,日渐消沉,不再阳光积极,学习中也找不到任何乐趣。
相比起外号这种“冷暴力”对心理发育造成的影响,最直接的肢体暴力伤害对身心发展也尤为严重。广东出台的《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起绰号”又称被叫侮辱性绰号,为欺凌行为。并需加强惩罚分量,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进行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
11月底,龙海市某校园发生了一起较为严重的暴力欺凌事件,当地公安,教育部都相应介入调查。
相关视频、图片也流传至社交网络:一群身着校服的男生和女生聚集在厕所里,殴打一名女生。该校八年级两名女生黄某、章某因误会产生矛盾,11月23日下午放学后,黄某纠集杨某等几名学生在综合楼一楼女生厕所对本班同学章某进行围堵、言语侵犯,并有殴打行为。
11月27日下午,龙海市公安局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对违法行为人杨某处予行政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因杨某系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行政拘留不予执行);对不满14周岁的违法行为人黄某等人依法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学校也对打人及围观涉事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任何‘校园暴力’行为,我们都不应忽视,这会潜移默化的深入侵犯孩子的内心,酿成恶果。
经常有家长在孩子步入青春成长期时,感觉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甚至质疑自己‘我开始不了解我的孩子了’,而在孩子身心发生变化时,家长们又懊恼不知该如何‘介入’。
除了学校自身对道德教育的普及外,作为家长和学生,面对校园欺凌,甚至说外界任何形式的‘暴力’,我们之前也看过很多该如何预防的方法,大多都是从‘教育’入手。
或是一些在发生时该如何应对的应急措施,什么邪不压正,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只要心中够强大,坏人或坏学生就不会对自己贸然攻击等等。
还比如一些“我用你说”的应急措施:报警
这些方式方法固然没错,但也要因人而异。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他的处事方法和心里活动,承受能力也都完全不一样。
总结下来,与其非要等到事情发生后再去解决,为何不提早预防呢?孩子的身心成长,不能拿来做实验。父母的爱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诸多存在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家庭大多为单亲,*,或父母因工作繁忙给予孩子的关爱很少。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让孩子生成一种扭曲的心理,待人冷漠,不喜善,好斗等不良习惯。
我们不要让孩子变成暴力的主谋,同时也不要让他们成为被暴力的对象。一切预防从离孩子生活最近的父母开始做起,我们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及安全感,孩子才会主动跟父母谈论小心事,我们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孩子开始沉默寡言,不想面对父母,躲着父母,学会隐藏小情绪。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孩子很有可能在学校的生活出了“问题”。
孩子的法律意识,要从小培养
从小给孩子普及法律常识,既能让孩子在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应对,也能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更能让孩子提早对触犯法律的‘不正当行为’形成认知,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在‘校园社会’的小圈子里,该如何为人处事。
面对暴力时,不会惧怕,也不会冲动犯错。
提高身体素质
小编有夜跑的习惯,年龄大了,再不锻炼锻炼,就是人活一身肉,人死肉一堆。
在夜跑的体育场,经常能看到一两个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一周来个三两天,一跑就是一个小时候以上。说实话,学生夜跑的匀速,我是追不上。
当时,看见两三个学生,内心还是蛮惊讶的,现在这么小就能有健康意识的学生,不多见啊。晚上七点半以后的初中生,应该忙于写作业吧。
喜欢体育锻炼的孩子,气质,会与埋头苦读书的学生不一样。他们的眼神足够坚定,走路步伐沉稳,心理素质够强,性格也略显成熟。
这样的孩子,别说在校园中,即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危险,相信,也会遇事不慌,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