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卯
编辑 | 郑怀舟
北交所、新能源均是2021年A股市场最火爆的看点。
而在北交所上市的新能源产业链龙头,无疑是年内资本市场追捧的对象。全球新能源电池材料龙头—贝特瑞正是这样一家企业。
凭借着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2020年贝特瑞成功坐稳了原新三板精选层的头把交椅。近期在北交所政策东风的带动下,贝特瑞作为首批上市公司,更是迎来了新一波市值的扩张。
自9月2日*宣布设立北交所以来,截止到2021年11月28日,贝特瑞股价从85元附近一路上涨至178元左右,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9%。在股价一路飙升的推动下,贝特瑞的市值达到了864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交所一哥”。
那么,在市值加速扩张的同时,作为北交所一哥的贝特瑞究竟具备怎样的优势?未来的增量空间在哪里?当前的基本面是否能支持其高达800亿的估值?
带着这些疑问,本文试图解答以下问题:
- 贝特瑞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是如何成为“北交所一哥”的?
- 未来看点在哪?
- 站在当前时点,是否值得关注?
贝特瑞的“北交所一哥”之路
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全球新能源核心材料生产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
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形成了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为主的产品体系,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基等负极材料;高镍三元、和参股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大客户战略的践行下,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积累了松下、LG、三星、宁德时代、SK、比亚迪等国内外大型电池厂商客户。
2017-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 29.7亿、40.1亿、43.9亿和44.5亿,正极和负极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88.4%、82.2%、85.1%和94.2%。其中,负极材料的收入占比为50.9%、58.8%、66.7%和 70.8%,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图1:贝特瑞主要业务及占比 数据来源:wind,36氪整理
目前全球锂离子负极材料市场格局稳定,受益于高技术和资金投入门槛,龙头地位稳固,贝特瑞、江西紫宸、杉杉位居全球前三。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0 年中国负极材料CR3占比高达 57%,其中,贝特瑞负极出货量继续领跑全球。
图2:主要负极企业市占率 数据来源:高工锂电、36氪整理
在负极材料业务中,贝特瑞在天然石墨领域占绝对优势。作为国内首家将天然石墨用于锂电负极材料的公司,2002年公司就实现了天然石墨负极的量产,开启了天然石墨的国产替代之路,打破了日本的垄断地位。2006年至今,公司天然石墨负极的出货量维持全球第一,2019年市占率超过70%,是行业内的绝对龙头,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
贝特瑞在天然石墨的优势还体现在成本和技术上,且具备从石墨矿开采到天然产成品的完整产业链。由于负极材料业务依赖于上游石墨原材料的价格和供给,因此上游原材料直接决定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企业的盈利稳定性。
贝特瑞的子公司拥有优质的鳞片石墨矿资源,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储量,更好的保障了业务的成本优势和议价能力,使其能够在下游价格压力下实现逆势增长和盈利稳定,2017-2019年,公司的负极毛利率一直处于行业最高水平。
图3:贝特瑞天然石墨价格与行业对比 数据来源:申万宏源、36氪整理
在人造石墨方面,贝特瑞进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海外电池厂商技术路线也开始向人造石墨转变,下游需求的激增,带动主供应商贝特瑞人造石墨扩容。目前,公司已经挤入第一梯队,2019年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四,仅落后于江西紫宸(17%)、杉杉(14%)和广东凯金(14%)。
整体看,公司人造石墨尚处于加速扩产期,已逐渐导入了松下、SK、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国内外核心供应链。2019年开始,人造石墨出货量陆续超过天然石墨,录得营收13.48 亿元,同比增长 48.29%,成为负极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
除了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外,公司也在硅基负极和复合型材料方面有明确规划,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硅碳负极量产的企业。2013年公司的硅碳负极已经通过了三星的认证,切入其供应链体系;2017年进一步得到松下认可,进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受益于特斯拉对硅碳负极的应用突破,2019年公司硅碳负极收入已达到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