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幼鱼,体侧各有3条黑色的横纹。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摄
随着胭脂鱼长大,三条黑色横纹消失,代之以一条横贯全身的黑色条纹。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摄
为鼓励学生,他吹牛皮说:“野外要六七年性成熟,人工养得好提前两三年成熟也有可能。”四年过去,学生毕业了,胭脂鱼也没能养大,更没有胭脂色。
“违背规律是不行的,即便营养好,体型养得足够大,没有性成熟也不会变色。”他无奈感慨,“胭脂鱼性成熟慢,还需要合适的水体,很难弄的。”
2019年左右,唐文乔团队再次调查苏州河,水质明显改善,鱼类多达三四十种。此次采访,他回想起那个没完成的畅想——苏州河里,胭脂鱼游。
唐文乔说,希望有一天,他们能重新在苏州河里放流胭脂鱼。“鱼很漂亮,小的一帆风顺,大的如美人鱼;而且苏州河红虫多,营养丰富,养的鱼肯定肥肥的,人什么也不用喂”,并在鱼体内植入声纳装置进行追踪,他说:“在河边挂几个显示屏,只要监测到胭脂鱼就滋滋叫,市民听了也高兴。我想想都兴奋。”
责任编辑:高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