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五颜六色的糖葫芦,有的也许在晚清民国就诞生了
© 图虫创意
话说回来,全中国到处都有山楂,各地也早都能做糖葫芦,为什么还是北京的最富盛名呢?
第一个原因,大概是山楂的品种:
全国有六大山楂栽培区,其中“燕山栽培区”正好包括了北京,尤其京北京东的密云、延庆、怀柔、平谷,都诞生过山楂的良种。
▲70年代的京郊山楂品质鉴评结果
做糖葫芦的山楂,上品应该是果肉绵软发面,皮薄不粗糙,成熟之后酸甜适中,尤其做成冰糖葫芦后,在糖壳的中和下隐隐有一种柔和的酸,果肉一抿而成泥,那最好了。
像山西绛县、山东平邑等地,都有这种适宜做糖葫芦的山楂,便于往京津一带运输,而北京自身周围良种也比较集中,于是北京糖葫芦,在选料上就得天独厚。
© 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制作工艺的讲究。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糖葫芦也叫“冰糖葫芦“?
在北方一般城市都有糖葫芦卖的90年代,为什么只有北京人老强调自己卖的是“冰糖葫芦“,还把“都说冰糖葫芦儿酸”的歌儿到处传唱?
实际上,“糖葫芦”和“冰糖葫芦”不能完全划等号。
冰糖葫芦是糖葫芦的一种,不是所有的糖葫芦,都能叫冰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