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书法缺点,馆阁体是书法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8 23:58:43

尺幅一定要大,字数一定要多,即便写大字楹联,也一定不能落穷款,字要多、要小、要密密麻麻为佳;

行草一定以二王为主调,最多掺杂孙过庭、米芾、赵孟、董其昌就可以,最近连苏东坡、黄山谷,以及前几年风靡的王铎似乎也很难见到了,线条点画一定要细腻、光亮、圆熟为主;

馆阁体书法缺点,馆阁体是书法么(5)

篆隶则一定是头重脚轻,就像胖头娃娃,线条一定是毛涩琐碎,章法一定是若断若续,好像杨坤唱歌,要那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不论草书、隶书、楷书,一定要在最不该落款的地方落款,字要小要多最好不用黑墨,而是用朱砂或其它颜色,像花花绿绿的大裤衩。

借用一句“学术性”语言来描述:书法艺术创作正在逐渐演变成“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工艺美术品,流水线式地批量生产与制作。

归根结底,“展览体”还是因为当前书法比赛和展览日益频繁所催生的产物,这不由使我们想起因科举制度产生的“馆阁体”。将两者稍加比较,貌似有些相同之处。

我们知道,“体”字指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书法样式有篆隶楷行草五体,而就书法风格来说,书法史上公认的有欧颜柳赵等书体,当然也有“瘦金体”“毛体”“启功体”等说法,它是对一些书法家的书法风格表示肯定的。

馆阁体书法缺点,馆阁体是书法么(6)

馆阁体,明朝又称台阁体,是明清时期在科举取士中使用的一种规范化书体,它的特质是漂亮、方正、光洁、乌黑、大小齐平等共性,可谓千人一面,却不着重书法家的个性神采。

清朝洪亮吉《江北诗话》中记载:“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

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中说到:“三馆楷书,不可不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是也。”

展览体是当今时代的产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权威的解释,对其比较肯定的就是我们的毛国典主席,他专门在访谈中对“展览体”的特点作了说明:

“展览体,一是写得要精到,要传统,质量要高;二是作品尺幅要大,不超过规定尺寸即可;三是用色纸创作;四是要做旧、有色纸拼接,把设计的理念融入进去。”

展览体它不是指某一书家的风格,而是指一种书法现象,一种普遍共性,或者是众多书法家的书法风格。

“馆阁体”成型于明朝,是一种官场书体,这种书体的特点是字体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馆阁体的缺点在于千篇一律,对于书家的才华和性情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束。但是馆阁体也有它的优点,因为馆阁体对于推动帖学书法的发展具有积极贡献。还有就是那些擅长馆阁体的书法家,具有深厚的书法造诣,这一点是抹*不了的。

到了我们现在,书法界对于馆阁体好像更加抵触。认为馆阁体约束人们的个性,不提倡学习。但也有书法家认为必须对馆阁体的地位加以确认,能写好馆阁体是一种水平,不应该害羞,而应该自豪!

我们现在的书法国展,对馆阁体更是深恶痛绝,所以写馆阁体书法想要入国展,根本就是不可能。

现在国展的书法风格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馆阁体。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现在的国展书法风格已经形成一种体制僵化,属于一种“计划体制”。这个体制是以全国书展为主体的展览以及相应的评奖体系。书协的官方色彩非常浓重,书协组织也因此而带上了“衙门色彩”。入展的书法作品虽然各有风格,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展览体”书法,这不就是一种变相的“馆阁体”书法吗?

优秀的书法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像古代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书法大家的书法风格不都是多种多样,自由发展。

但我们现在,书法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书法家就必须是中书协会员。想要成为中书协会员条件之一就是入选国展,久而久之,就让书法发展到偏一乃至极端,走上了“偏道”。

现在很多人认为,谁的书法能入选国展就是高水平,其他的就属于不入流,所以国展就成了衡量书法家水平高低的标准。

虽然强调书法应该百花齐放,但是这句话等于没说,成为衡量书法家的唯一标准,大家还有别的选择吗?最后还不是要参加国展,继续在“展览体”上下功夫。

参加国展好像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实际上入选国展的权利却操控在少数人手里,尤其对于书法爱好者或者一些基层的书法家,为了能在书法界获得一席之地,只能“点头哈腰”的讨好评委。

怎样讨好评委呢?只要你按照评委的书法理念走,只要你去学他的书法风格,只要你写得可以,他当然会让你入选国展,不然不就证明评委写得很次吗!

简直是正大光明地写丑书,还给自己找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真是写丑书都写得理直气壮。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书法界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书法风格自然也得根据他们的意志变化。

一些没有书法水准的想在书法界有话语权,只能偷换概念,把美丑颠倒,把“创新”、“流行书风”、“现代书法”等标签挂在嘴边,还宣称这才是当今书法界的书法之美,这简直是典型的指鹿为马。最可笑的是你说他写得丑,他马上就会说你不懂得欣赏,是不是很滑稽。

不论你怎么说,书法写得丑不丑,大家心知肚明。我们心里知道什么是优秀的书法作品,因为我们有衡量标准,像“二王”,赵孟頫,颜真卿,米芾,苏轼,欧阳询等历史上的书法大家都是我们审美的标准,只要一对比,就知道你写的到底行不行。

还有就是一些喜欢书法的朋友,一定要懂得怎么欣赏书法。如果找不出所以然,不如认真读碑帖,多读那些优秀的书法碑帖,等你具有了书法审美,那些丑书自然无处遁形。

从以上可以看出,展览体与馆阁体的相似之处:

第一,它们都不是书法史上反映书法家个人风格的“体”;

第二,两者反映的是一种书法风格的共性现象;

第三,二者对书法艺术的发展都没有太大的积极性作用。

当然,两者的区别也是很大的,馆阁体是为了实用 (如考试写公文),而展览体是为了艺术而存在;馆阁体只有楷书,而展览体却包含了书法五体。

馆阁体书法缺点,馆阁体是书法么(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