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38正常吗,碱性磷酸酶153严重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9 05:34:58

碱性磷酸酶38正常吗,碱性磷酸酶153严重吗(1)

肝功能检查

正常值:谷丙转氨酶(ALT):1~38IU/L;谷草转氨酶(AST)8~40IU/L;碱性磷酸酶(ALP):100~275IU/L;r-转肽酶(GGT):9~40 IU/L;总胆红素(TBIL):4~20umol/L;直接胆红素(DBIL):0~7umol/L。

临床意义:

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GGT(r-转肽酶)的检测结果明显增高,反映肝功能异常(损害),TBIL(总胆红素)增高提示黄疸,由胆道梗阻所致。常见的原因有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胆道肿瘤引起的胆道阻塞或胰头肿瘤压迫、侵犯胆总管所致。

乙肝二对半检验

正常值:表面抗原(HBsAg):阴性;表面抗体(抗-HBs):阴性或阳性;e抗原(HBeAg):阴性;抗-HBe:阴性;核心抗体(抗-HBc):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这里指的是检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里的乙肝病毒抗原或抗体,应称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记物,共有三种抗原及与它们相应的三种抗体,核心抗原通常不检测,因此只检测两种抗原及三种抗体,两种抗原是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三种抗体则分别是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及(抗-HBe)。若HbsAg、HbeAg及抗-HBc都为阳性,则为“大三阳”,而HbsAg、抗-Hbc及抗Hbe阳性,则为“小三阳”。

表面抗体即抗-HBs,它是乙型肝炎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当发现仅抗-HBs阳性时,有以下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处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抗-HBs常在HbsAg转阴以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可持续多年;一种可能若无既往明确的乙肝感染史,亦说明既往有过HBV的隐性感染,疾病已痊愈,病毒已被清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保护性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大三阳”是否代表病情很重?

乙肝三系阳性与肝损害是两回事。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只能说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而且病毒数量也较多,但不等于肝脏的炎症和损害就重。对于肝脏有否损害及其程度进行简单的判断,可以看肝功能的化验结果,更准确的判断应该做肝穿刺。

“小三阳”也可以是病毒携带者吗?

“小三阳”者中,平时无肝炎症状,肝功也一直正常的人,也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据估计,全世界携带有乙肝病毒的人群约有2.15亿人,我国约有1.2亿左右,北京市约有60多万。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是乙型肝炎病毒赖以持续生存的宿主,对于乙型肝炎的传播和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无症状HBsAg携带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这些人体内有病毒存在,因此有传染他人的可能性。因此HBsAg携带者不得献血,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与他人混用洗漱用品。与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密切接触时,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防患于未然。

HBsAg和HBeAg能否转阴?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和e抗原转阴的可能性很大;但慢性肝炎和携带者的HBSAg转阴就很少了,年转阴率仅为1%~2%。现有的药物也没有能使它消失的。

至于HBeAg,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少有50%以上的人将会转阴,并产生抗一HBe。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法昔洛韦等都有可有使e抗原转阴。HBeAg转为抗-HBe是潜伏感染的证据,表示病毒复制不活跃。只有当乙型肝炎病人出现表面抗体(抗一HBS)阳性时,才可认为病毒基本消灭或完全消灭。

血脂检查

正常值:甘油三脂(TG):0.4-1.86mmol/L;总胆固醇(TC)3.89-6.48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0-4.14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1.74mmol/L。

临床意义:

如果血清总胆固醇达到或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达到或超过1.70 mmol/L,则可以分别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两者均异常升高则称“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低于0.91 mmol/L(35mg/dl),也属血脂代谢紊乱,称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透过血脂检查看冠心病发病危险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多数在5.0~6.5mmol/L。血清总胆固醇在4.5mmol/L以下者,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性小,它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采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治疗,能降低40%的近期心脏病危险;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高甘油三脂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甘油三脂水平,但大部分血清甘油三脂升高是代谢综合征所致。

糖尿病检查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可以列为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由于糖尿病还会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且并发症死亡率相对高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对糖尿病的检测就非常重要了,早确诊就可以早治疗。

尿糖:

1、尿糖定性试验:尿糖阳性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轻度糖尿病患者空腹或饭前尿糖可呈阴性,饭后尿糖常阳性,故可查饭后2小时尿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尿糖检查均可阴性。

2、尿糖定量测定:24小时尿糖定量测定可观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血糖:

如空腹血糖浓度屡次达到或超过126mg/dl(7.0 mmol/l),提示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对怀疑有糖尿病,而空腹及饭后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不能作出肯定诊断者,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方法:清晨空腹抽血,然后口服100克(近年国外多采用75克)葡萄糖,服后分别测定0.5、1、2、3小时的血糖浓度,以及空腹血糖浓度。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正常人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血红蛋白总量的4%~6%,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含量较正常高2~4倍;当糖尿病控制后2个月,其含量可降低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最近2~3个月内血糖总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糖尿病的控制程度。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随机诊断。凡具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如"三多一少"或酮症,一日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经重复一次检查无误,即可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诊断。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为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6.9mmol/L(125mg/d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为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为正常;空腹血糖<7.0mmol/L,同时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11.0mmol/L为糖耐量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

声明:本刊原创内容,谢绝转载。

《大众健康》杂志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健康报社主办

为您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健康科普

扫描以上二维码,或微信关注"大众健康杂志"

每日为您推送健康知识纯干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