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流鱼卤制作方法,正宗卤鱼的制作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9 08:25:15

旧时行走在独流运河段的帆船和纤夫

独流人勤劳能干,和运河水一样,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和沈建章相比,小整整一代人的沈俊兰境况好了一些,因为运河,他的生活更多了一些趣味。

生于1955年的沈俊兰,长期在家乡务农。20岁时,村里知道他水性好,让他到三河汇流口外去拔青麻(制作麻绳用)。沈俊兰带上镐头,拿上盆子,把物品放到盆里,跳下运河就出发了。

运河水自南向北流,沈俊兰水性极好,一路顺流而下,过了子牙河,再过独流减河进洪闸,最后游过大清河,一共游了至少5里水路,才来到了地头,接着抡起镐头干活。

回忆当年这个看起来有些传奇的经历,沈俊兰却觉得很平常,“顺流而下,省劲,比走路还快!就是农村的狗刨,其实都用不着刨,水推着你就走,哈哈!”

还有,他和小伙伴们打完羊草,在河里戏水,还会站在那座木桥上,往运河里玩跳水……生于运河畔,生活有艰辛,但也充满着快乐和欢笑。

沈俊兰担任了30多年村党支部*,他身上,传承着独流人的干劲和闯劲。早年间开办过工厂,2009年,他在静海城区开办了一家影院,后来在河北省多个地方开设了当地首家影城,后来还把影院开到了四川达州!一如当年镇上的养船人家,沿着运河,把生意带到大江南北。

后记

一个小镇,因为运河,而那么的有故事!如今,运河已停航数十载,但昔日的桨声灯影,在独流人的记忆力顽强地传承着。

时代在发展,独流人已不再像往日般艰辛,镇上社区林立,车水马龙,繁华一如当年。而镇上的主导产业,也从运河漕运转变为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建筑业,有的企业还成为行业内领军企业。

忙碌大半生,年近九旬的沈建章依然精神矍铄。他住在北刘村兴建的社区楼房里,宽敞整洁,每日听听戏曲,会会老友,偶尔也会温习一下年轻时练就的拳法。

事业有成,子女都在城里发展,可沈俊兰更喜欢住在小镇上。朋友来了,带到饭馆里,尝尝焖鱼,吃碗鱼卤面。他期待着,独流能够加强设计,充分发掘自身文化底蕴,做好规划,呈现出一个独具风貌的独流古镇,“留住乡愁!”

沈俊兰的愿望,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实现。“充分挖掘并依托南运河及镇区内水韵、老醋、小吃、武术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以发展历史文化古镇特色旅游业为主线,力争实现充分彰显独流古镇运河文化特色的空间布局……”镇党委*王刚向记者介绍着独流的“十四五”。

独流鱼卤制作方法,正宗卤鱼的制作方法(9)

张秀卿(右)和老友

张秀卿,退休多年,却依然为了独流而奔走。他牵头出版了多部关于独流的文献著作,不管哪儿的记者来到独流,他都乐呵呵地和工作人员一起,帮着寻找采访对象,一起回忆独流的“运河往事!”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