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秧歌锣鼓一响,海阳市的男女老少便会蜂拥而至,墙头上、屋顶上、树干上,处处挤满看秧歌的人——
锢漏匠与王大娘的故事“扭”起来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侯俊南 赵国栋
说起过年,海阳的年味较有特色。无论是做喜饼,还是扭秧歌,或是其他民俗,都是一派红火喜庆。尤其是到了扭秧歌的日子,锣鼓声声、唢呐阵阵,红男绿女翩翩起舞,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海阳大秧歌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距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海阳大秧歌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发生变化,然而,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始终没有改变。从过去的“没有秧歌不叫年”到如今的“扭起秧歌天天都是年”,海阳人民的幸福指数正在不断攀升。
“秧歌人”的秧歌情
2月1日,距离农历新年还有10天,在海阳市方圆街道东石兰沟村村头的小广场上,民间艺人盛玉宾与老搭档颜炳进,把海阳大秧歌里“锢漏匠与王大娘”演绎得出神入化。
今年74岁的盛玉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从事大秧歌中“锢漏匠”一角的表演已经有五十多个年头了。盛玉宾告诉记者,他师从东石兰沟村著名艺人颜明玉,自打年轻时接触“锢漏匠”这个角色,就爱上了。从那时开始,不管多苦多累,他都坚持排练,而且还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采访中,盛玉宾不时比画着来上一段:“表演最重要的是表情和动作,花样都不一样,就像这一步过来完,我一翻身,两个人一眨眼,锵……”
锢漏匠与王大娘,是海阳大秧歌表演中最受欢迎的一对角色。民间传说王大娘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旱魃所变,她幻化为村妇王大娘寄居在王家庄,锢漏匠是南天门土地神的化身,受玉皇大帝之命,到凡间敦促王大娘归天。也有传说王大娘是狐精,专以女色迷惑凡间男子,锢漏匠受天命将其擒拿。艺人们依据这些民间传说,选取二人由相见到相逗再至相互周旋的故事情节渲染加工,编排成一段表现青年男女大胆追求爱情的舞蹈场景。秧歌中的锢漏匠诙谐、机敏,王大娘则风流泼野、献媚卖俏,二人激烈对舞,上演了一场男爱女恋的嬉戏场面。
几十年来,盛玉宾刻苦钻研,将“锢漏匠”表演得惟妙惟肖,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今,很多人都慕名找到盛玉宾,跟他学习锢漏匠表演,盛玉宾也乐而为之。他说:“我是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我有责任把海阳大秧歌文化传承下去。”
海阳大秧歌里角色众多,有乐大夫、花鼓、小嫚、丑婆等,多样的角色设定给民间艺人提供了更多的表演空间,而民间艺人们也将自己的智慧运用其中,赋予了每个角色独特的表演风格。
今年57岁的修建国是海阳大秧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从二十多岁开始就当上了秧歌队的“乐大夫”,一演就是几十年。为了演好乐大夫一角,修建国还专门找师傅学习螳螂拳。“乐大夫的一些动作、招式,还有像耍大刀、霸王鞭这些表演,都需要些功夫底子。”修建国告诉记者,有些人在表演时,模样动作都很好,但就是缺一股“气”,就像一个当兵的人,走起路来步步生风,雷厉风行。
如今,凭借乐大夫一角炉火纯青的演技,修建国经常活跃于舞台和讲坛,他不仅参演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还先后赴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院校授课……还有许多外地学生慕名而来,拜师学艺。修建国表示,人随名走,愿为国家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秧歌是海阳的“文化瑰宝”,他希望能把海阳大秧歌传承、发扬下去,因为秧歌不仅能让老百姓看了乐呵,更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和记忆。
据了解,海阳大秧歌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5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06名。凭着一代代“秧歌人”对秧歌的传承,海阳大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省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160余项,先后参加了CCTV舞蹈大赛、北京奥运会演出、上海世博会巡演、西安园艺博览会巡演、贝尔格莱德新春汇演等国内外各种大型演出,为海阳、为山东、为国家赢得了赞誉和荣耀。
“没有秧歌不叫年”
从大年初一开始,海阳市的大街小巷,处处挤满看秧歌的人,人们素以看秧歌、演秧歌为生活中一大乐事。“没有秧歌不叫年”,成为当地人的口头禅。
如今,海阳大秧歌已遍布海阳市的十余处乡镇,全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庄都有秧歌活动。其中,凤城、盘石等地的秧歌活动更为盛行。海阳大秧歌以其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弘的表演气势闻名于世。
谈及海阳大秧歌的历史渊源,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晶涛打开了话匣子。李晶涛介绍,海阳大秧歌的产生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经济状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海阳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属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交织的县域。特殊的地域状况和文化景观为海阳大秧歌的产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土壤。旧时,秧歌都在农闲时节排练,清乾隆七年修《莱阳县志》载:“秧歌率于新年灯节,及时取乐”。民间也有:“耍正月,闹二月,漓漓拉拉到三月”之说。
海阳大秧歌的盛行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卫设县后。《山东各县乡调查录——四卷》载:“县城即临海口、闽、粤、江、浙海泊所萃”。海阳老县城依山傍海,盐、渔业发达,海运方便,逐渐成为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带动了民间艺术的同步发展。凤城流传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耍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由此可见海阳大秧歌已经成为当时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而老县城凤城已是当时四乡秧歌队会集一堂竞技赛艺的活动中心。
李晶涛告诉记者,海阳大秧歌之所以如此盛行,还与它的祭祀属性密不可分。在海阳,正月十一要祭拜庄稼神,在这一天演大秧歌,明显带有庆贺丰年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之意。而正月十五“闹元宵”,秧歌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直至四月农忙之前,各地的山会、庙会仍有秧歌演出。
海阳大秧歌的演出步骤有:拜进、拜出,串街、走大阵,耍小场、跑阵式,演场。其中,“拜进”与“拜出”主要是用于秧歌队与接受单位的联系和告别;而显示秧歌队阵容、技艺和进入表演场地开辟表演区域、拉大场的表演叫“串街”“走大阵”;“耍小场”和“跑阵式”为秧歌队中几种角色的重复表演和各种图案变换的默契配合,犹如众星捧月;“演场”则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煞板收势”。秧歌队按逆时针方向走大圆场,指挥乐大夫舞至中间点报节目,各种秧歌小戏舞蹈节目依次亮相表演,其他演员蹲地小憩。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阳大秧歌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变化,然而,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始终没有改变。正月间,每当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墙头、屋顶、树干上处处挤满人。而正是人们的喜爱,为海阳大秧歌的延续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海阳大秧歌也因此经久不衰,得以继承和发展。
“扭”出新时代精气神
前不久,“中国梦·胶东情”烟台市秧歌大赛海阳赛区复赛在海阳市凤凰广场举行。在众多秧歌队中,海阳市实验小学的代表队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一支。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这次比赛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注入了新能量。”海阳市实验小学教导主任邢陈强告诉记者,队伍是由二年级到五年级的60名学生自愿组成,他们中最小的仅有八岁,打大鼓还要踩着砖头。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了两个月,才有这么好的现场效果。经过激烈角逐,海阳市实验小学的秧歌代表队最终获得秧歌传承奖项。
海阳市实验小学秧歌队的参赛,得益于海阳市开展的大秧歌进校园的活动。近年来,海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与海阳市轻工小学、亚沙城小学、烟台艺术学校等学校合作,定期对学生进行海阳大秧歌知识讲座、秧歌表演教学,并先后在亚沙城小学等地设立了16个海阳大秧歌传承实验点,建立起海阳市轻工幼儿园、亚沙城小学等6个少儿秧歌培训基地,让海阳大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得到更多青少年的认可和喜爱。
如今的海阳大秧歌,已经成为海阳市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名片。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海阳大秧歌这一文化品牌,海阳市每年把大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各镇区街道年终考核,构建起了由主管部门牵头,各级配合协助,上下联动的海阳大秧歌传承保护网络体系。
与此同时,海阳市还把大秧歌传承保护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足量资金用于购买秧歌演出服装、道具、开展大秧歌比赛等。此外,还设立了传承人保护专项资金,让传承人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海阳大秧歌的授徒传承工作中去。为了使海阳大秧歌的保护工作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在每年的事业编招考工作中,海阳市政府还会增加非遗保护中心人员编制,招录更多非遗专业人员,不断提升海阳大秧歌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效能。
海阳大秧歌传习所是以秧歌老艺人王发为主要传授人的最早秧歌教学基地。截至目前,海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先后在辛安镇埠后村、方圆街道西石兰村等地设立了8个海阳大秧歌传习展示所,传习展示所以海阳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为骨干教学老师,积极开展海阳大秧歌培训教学活动,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秧歌队员。据不完全统计,海阳市从传习所里走出的海阳大秧歌民间艺人已有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