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胳膊容易受伤的部位,乒乓球运动最易受伤哪个部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3-16 16:06:25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而更是国人高度凝聚的集体主义精神的象征。然而乒乓球运动球速快、重衔接的特点,使得运动时较易发生损伤。不管是普通爱好者还是高水平运动员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那么,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预防乒乓球运动损伤尤为重要。

乒乓球胳膊容易受伤的部位,乒乓球运动最易受伤哪个部位(1)

一、易损伤部位的形成原因

(1)肩部损伤。

肩关节是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的一个人体中最灵活、活动度最大的球窝关节,作为上肢与躯*连接处,在运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乒乓球作为一项单侧肢体运动,每一次挥拍击球都是以肩关节为轴,在进行提拉、扣*、削球等动作时肩部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肩关节长时间超常范围的急剧转动、反复内旋和外展,也导致了肩部局部负荷长期过大,特别是上臂外展时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受到不断挤压、摩擦,所形成的肩袖损伤、肩部疼痛,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逐渐转为难以治愈的慢性损伤,限制运动员的发挥。

乒乓球胳膊容易受伤的部位,乒乓球运动最易受伤哪个部位(2)

(2)腰部损伤。

在乒乓球运动中,腰部是发力的主要部位,每一次挥拍击球都需要通过转腰来实现不同的落点和节奏,因此对乒乓球运动员的腰部力量提出较高要求。如果训练、比赛前预热不充分,腰部肌肉群就会受肌肉惰性影响在对面来球后难以迅速协调、收缩和舒张相关肌肉,极易造成肌肉拉伤。同时,运动员错误判断来球、脚步移动不到位、发力过猛或者失去重心后仍强行发力等,都可能造成腰部的一系列损伤。

(3)膝部损伤。

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都可以明显观察到乒乓球运动员的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位”状态,这样可以使身体重心降低,从而更有利于击球时各种步伐的不规则交替变换、提高正反手的转化速度。然而据研究表明,膝关节的屈伸角度在30°-150°范围时,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肌肉韧带保护,加之需要长时间多次反复地移动、扭转膝关节进行发力,不仅会使局部肌肉组织拉伤,长此以往半月板、髌腱等部位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积液、劳损,形成难以恢复的慢性损伤。

乒乓球胳膊容易受伤的部位,乒乓球运动最易受伤哪个部位(3)

二、乒乓球运动损伤的诱因分析

(1)防伤观念淡薄。

提前进行热身有助于运动者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带来的身体疼痛和状态不良。而球速快、变化多、对抗激烈作为乒乓球运动的项目特点,需要长时间处在不停地起动、移动、变向和骤停中,这也就需要运动者预先调整状态,提高器官系统兴奋性和机体的代谢水平。如果身体在没有完全预热的情况下就进行运动,将极大提高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时,教练员在运动员拥有足够技术水平时忽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运动损伤相关理论知识匮乏都会造成损伤的发生。

(2)训练急于求成。

运动员在训练中常常受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忽视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教练员也会由于太想取得成绩而安排运动员做一些并不适合自身状况的高强度、超负荷、大运动量的训练,一味地疯狂训练会使机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不断积累就会造成运动性疲劳,不仅需要很长时间进行恢复,还会影响机体参与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等,大大增加了运动损伤的几率。长时间训练后,运动员可能会因为心理无法承受而变得情绪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运动成绩下降、运动损伤增多、运动寿命减少。

乒乓球胳膊容易受伤的部位,乒乓球运动最易受伤哪个部位(4)

(3)技术动作生疏。

乒乓球运动虽然不像足球、篮球等项目需要身体直接接触、碰撞,但这也就需要运动员有更高超的专项技术作为支撑。运动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专项训练来保证击球时能较好地协调全身各个器官系统,运用正确合理的动作在隔网对抗中完成快速有力的攻球、拉球、扣球等;而一些运动员在没有完全熟练动作或技术动作错误的情况下就进行发力、对拉,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特别是肩部、腰部等易伤部位。

(4)身体素质欠佳。

不管是哪项运动,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训练都必不可少,乒乓球运动也不例外。运动员打出的每一板球都是全身协调一致用力的结果。但在训练时,往往会把教学重心都放在纠正技术动作上,而忽略了身体素质及专项肌肉力量训练的重要性。长此以往,极易导致运动员由于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动作的练习程度不匹配,原动肌和对抗肌肌肉力量不均衡、肌肉弹性差,关节的灵活性、稳定性不够,韧带松弛等原因造成相关部位的运动损伤。

三、乒乓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正确指导。

通过实施科学、充分的准备活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器官系统的生理惰性、提高肌肉活力,还能更好地适应乒乓球运动节奏、击球合理性等,从而降低训练及比赛时的受伤频率。因此,不管是在运动过程中还是训练比赛后,都应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功能状态进行动态化监测,长期记录后形成运动员个人医务档案,以便在出现损伤后能迅速排除运动损伤诱因、及时治疗、加强保养,做好日常膳食管理,促使损伤部位的修复。同时,为应对运动员缺乏伤病预防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应定期对其开展运动损伤及专项运动损伤的相关理论学习,使每名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有制定科学训练计划和撰写练习方案的能力,加强自我监督和防伤意识的培养,预防损伤的发生。

(2)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保持身心健康。

在乒乓球教学和训练中,容易出现一味上强度、忽略运动负荷与练习时间的联系这一问题,使得运动员的体能和心理长时间累积并达到阈限,最终造成身体的过度疲劳和不良心态的产生。因此,应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尽量在身体放松、舒展时进行复杂的技术性练习;遵循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尊重个体差异、最大限度激发每名运动员的自身潜能,发挥独特性;运动量的安排也要适度,既要有大、中、小不同的练习节奏,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计划以及身体情况制定负荷量并合理安排练习密度、练习强度和练习顺序,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乒乓球胳膊容易受伤的部位,乒乓球运动最易受伤哪个部位(5)

(3)全面提高专项素质和肌肉力量。

乒乓球运动之所以不断普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项目活动空间相对较小、对场地要求不高,但是如果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却没有足够强大的自身综合素质加持,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这就需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精准发现短板和不足,并针对自身状况安排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等练习,提高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尤其要注重肩部、膝部、腰部等易伤部位,避免因原动肌力量过大、对抗肌力量不足而引起的运动损伤。不仅能够提高专项运动水平,也为完成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提供了前提条件。

四、结语

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乒乓球运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拥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但该项目需要运动者在极短时间内准确判断来球方位、旋转,并提前做出预判,在此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部位要灵活配合来达到高质量的回球,如果没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专项技术作为支撑,很容易增加对易伤部位肌肉、关节的冲击力,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