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8年4月,在北京市中南海西花厅的大院中,十余棵海棠竞相开放,在春风中摇曳着身姿。院子里宛若一片红霞,鲜艳妍丽。
海棠树旁,一位老人孤独的站在那里。她痴痴的望着盛开的海棠出了神,似乎在透过它们看着另外一样东西。
许久,老人才缓缓的移动了脚步。她走到一棵海棠树下,轻轻地拾起地面上掉落的海棠花,自言自语的说道:
“恩来,你看,你最喜欢的海棠我给你照料的很好。只是你这位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
那么,院中这位看花的老人和周总理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因公得病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病床上的周总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病房中,一位妇人扑倒在周总理的床前,大声的哭泣着。而这位妇人,正是海棠树下看花的老人,也就是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
1967年2月2日,日以继夜操劳政事的周总理被查出了心脏病。当时医生的建议是住院治疗,但是却遭到了周总理的拒绝。他认为,心脏病并不是什么大病,无需住院治疗。
“不行。”陪同周总理前来医院检查的邓颖超立刻就表示反对:
“你这个病,就是因为整日过度操劳才得上的。既然现在医生都提议让你住院了,你就听医生的,住院接受治疗。也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不是很好吗?周同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知道,但是我现在确实不宜待在医院,我还有很多事务没有处理。人民需要我,国家需要我。”周总理反驳邓颖超说。随后,二人就周总理是否应该接受医生的建议发生了争执。
最终,邓颖超还是拗不过周总理,两人达成了协议:周总理可以不住院接受治疗,但是必须配合医生,按时吃药,并定期进行检查。
次日,上班的周总理看见办公室的门上贴着一张大字报,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注意睡眠,保证休息。”
周总理欣然一笑,他知道这是同事在关心自己。于是,他就提笔在上面回复了另外八个字:“诚恳接受,要看实践。”接着便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同年4月,患有心脏病的周总理在日夜操劳下,症状愈发严重,开始出现了心绞痛和频发室性早搏的症状,每夜必须吸氧才能入睡。
1970年9月5日,周总理被确定心脏已经出现异常。
两年后,在确诊心脏病后的第5年,周总理又被检查出了膀胱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便中带血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但是他仍不顾众人的劝说,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1973年3月,在邓颖超的强烈要求下,周总理才决定正式向中央请假接受治疗。为了不耽误公事,他还特意写了一篇报告给*,希望其能够早日安排人员接手自己还没有处理完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