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国为什么能死灰复燃,义渠王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02 04:49:53

曾经红火一时的热播剧《芈月传》中有个“义渠王”,其实他是有史记载的义渠国的最后一个王。义渠国是从义渠戎发展而来,属西戎一支。《后汉书·西羌列传》记载:“泾北有义渠之戎。”“泾北”,即泾河以北,指今六盘山、陇山两侧及宁夏固原一带,活动范围比较广。义渠戎在诸多戎部族中是最为强大的部族之一,因为是游牧部族,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时期,义渠戎都有它固定的活动区域。义渠戎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据《墨子·节葬》记载:“秦之西有义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义渠国大概是有史记载最早实施火葬的国家。义渠戎早在商代时就已经成为周族部落的劲敌,正式立国大约是在西周末到东周初,主要政治中心在今甘肃宁县西北一带。

义渠国为什么能死灰复燃,义渠王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1)

“义渠”的来历,“义”的甲骨文上面是个“羊”,下面一个“我”,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繁体字:。看到“羊”我们可以联想到另外一个字“羌”,《说文解字》:“羌,西戎牧羊人也。”是活跃在西部的游牧民族的统称。“我”字从戈,最初可不是作人称代词,而是个武装用词,造字本义即“手持长戈”。可以想像,远古时期族人在很多场合都要用到这副景象,比如祭祀、争伐、角逐等等。将“羊”和“我”联起来可以理解为“手执武器的游牧族人”。而“渠”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水所居”,一个游牧民族必定是凭水草而居的,“渠”必定是一个土地肥沃,水草丰满,资源充沛,很适合畜牧业发展的所在。“义渠”的意思就是指一个逐水草而居半农半牧的游牧部族,他们祟尚武力,骁勇好战,独往独来,凭借独特的天然优势顽强生存的这样一个部族。

义渠国为什么能死灰复燃,义渠王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2)

义渠戎在商周两朝一直与周部族纠缠不清,即使在周朝建立后,义渠国虽表面上向周称臣,其实表里不一,时有反叛,周朝对他用尽手段,武力镇压、政策安抚,但效果甚微。直到西周覆灭东迁后,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有功被赐西周故地,命他镇守西疆,秦部族开始崛起。春秋初期秦穆公在由余的辅佐下称霸西戎,开地千里,兼吞西戎十二国,其中就包括义渠国。但义渠国惯用表面附首称臣背地里搞阴谋反叛的传统手段,成为秦国打不垮压不死的小强,数起数落,不厌其烦的消磨着秦人的意志,为秦国东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这样的状态几乎持续了整个春秋战国。

义渠国为什么能死灰复燃,义渠王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3)

古义渠国青铜器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十一年,县义渠……义渠君为臣。”说得是公元前327年,秦国攻下义渠,设义渠为县,义渠君称臣。但义渠君显然不会善罢甘休,一直在寻机复国。十年后,机会果然来了。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公元前318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列国的大事件,那就是战国史上首次山东六国合纵攻秦。义渠君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再次兴风作浪,反叛秦国,趁秦军函谷关向东无暇顾及后院收复了大量领土。但好景不长,由于山东六国各自向着自己的利益,致合纵不欢而散,攻秦失利。接着遭到了秦国的狠狠反击,秦国在修鱼一战大获全胜后,转道向西,开始收拾义渠。“伐取义渠二十五城。”义渠国大伤元气,但仍没有亡国。

义渠国为什么能死灰复燃,义渠王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4)

庆阳宁县义渠故城遗址

秦国最清楚不过,生命力极强的游牧部族出身的义渠国只要还剩一口气,用不了多久就又可以东山再起,然后又将面临一个重新包装的强大的劲敌。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秦国在秦昭襄王当政后,对义渠国从原来的直面军事干预过渡到了使用怀柔羁縻手段。当时助儿子执政的宣太后对义渠王打起了感情牌,从“有二子”来看,应该是玩真的。当然,亲情爱情再真也抵不过政治,况且从一开始这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时机成熟后,宣太后设计在她所住的甘泉宫毒*了义渠王,紧接着一举灭亡了义渠国。从此,秦国后院的这把烧了数百年的大火彻底覆灭,为秦国东出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