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喝水吗,小刺猬吃什么食物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03 04:59:05

嘉美在云南维西拍摄的滇金丝猴一家(受访者 供图)

不过,当嘉美把它布设在自家附近的小树林时,也没觉得能拍到什么,“因为我在这住了好多年了,好像除了一些喜鹊、麻雀,也没看到过什么别的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的工作原理是,当感受到有温度的动物时,就会触发拍摄。第一次嘉美取回相机的持续记录,就被里面的画面惊呆了。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红外相机拍到了八种不同的鸟类在小水坑里喝水嬉戏。嘉美说这是她第一次发现了观察鸟类的乐趣,尤其是当她看到视频里乌鸫亲鸟衔着远处找到的蚯蚓给雏鸟喂食,小乌鸫一边等一边急切地仰头喳喳叫的情景。

因为附近没有湖、河等等的自然取水地,小水坑才会成为附近鸟儿和小兽喝水洗澡的珍贵水源。刺猬到了春天便在小水坑边再次出现。结束冬眠的刺猬肝脏会累计大量的毒素,如果没有在醒来时及时喝到很多水,把毒素降解掉,便有可能毒发身亡。

做到动物友好有多难?

为什么南京市区能有这么多野生小动物?“立足于城市生态系统来说,视频里的鸟兽都比较常见,识别难度也不大。”鸟类学与生态学研究者任天翼告诉我说:“都不用说持续一年的拍摄,你如果花一个上午的时间,跟一个观鸟的导游在一个合适的城市公园走一走,视频里的大多数动物就能都看到。比如说五六月份大量迁徙的鸟儿过境,正是北京观鸟的好季节,有组织的观鸟活动可以带你一天看50~70种鸟。我们的城市里有着相当高的动物多样性,只是大家平时不太会注意到。”

感受城市里多样的动物,选址是最重要的。“有的城市公园人流量很大,动物相对会避开。并且,里面的人工湖多是水泥砌的堤岸,小河也有着垂直的河堤,这都令动物无法停留。”任天翼说。

盛夏的某日,嘉美怕小水坑周围的鸟没水喝,放了两个浅盆盛水。第二天看红外相机的记录才发现,她放置的盆对于体型小的鸟儿来说还是太深了,红喉姬鹟、白腰文鸟、蓝歌鸲落在盆边努力了几次还是喝不到水,最后只能无奈飞走。

在嘉美的印象里,南京曾经是菏泽遍布的水乡,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乡早成为历史。环顾她的身边,几乎全部都是大块的硬化地面,水泥地、柏油路下雨之后都不容易蓄水。嘉美所住的小区就有一个特别大的景观池,外立面很高,贴着精美的瓷砖,但是并没有台阶和缓坡,鸟儿和小动物都无法用来饮水降温。

刺猬喝水吗,小刺猬吃什么食物(5)

在云南维西做志愿者的嘉美(受访者 供图)

城市里真正能让动物喝水的水源其实是比较少的,小水坑这样一块自然的野地,也可以说屈指可数了。不仅如此,城市公园、绿地上的植物多是园林式的、观赏性的行道树、沿阶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动物也没办法藏身。

城市地理学者唐晓峰曾经描述这是一种“宠物景观”,多以财力为依托,供人欣赏,赖人而活。“其反自然的本质被它表面的‘自然’成分所掩蔽,绿草是植物,还有树木花石,仿佛都是自然的。但是绿草地,此处应该叫草坪,被齐头削平,整齐得吓人,纯净得也吓人,各类杂草(它们都是野的,都是‘非我族类’)均不允许在这里自然生长。这样的草坪非常昂贵,保养也要高价,若没有人类每日宠爱,它很快会被生命力极强的‘野草’取代。这样的草坪完全是人类的宠物,在真正的自然界中毫无生存能力。时下,这样的草坪往往毗邻豪华大厦,就像爱犬依偎大腹的主人。发达城市里到处装点着宠物景观,人们把它们一寸一寸统计起来。算作‘绿地’面积。”

而真正自然的,同是城市居民的野生动物,却被以人类为中心的景观设计所忽视。当现代人厌倦城市生活,想要去远方拥抱自然,却忽略了那些近在咫尺的生物。我们或许可以建立一座对野生动物友好型的生态城市,让自然就融入日常生活。

不把尊重自然当作时尚口号,运用更新的绿化理念,也有一些城市正在实践的案例。由Sasaki设计的上海市郊的嘉定中央公园就是一处。嘉定拥有15.5万人口,公园在周边开始建设之前便已建成,是景观引领城市决策的城市空间之一。

刺猬喝水吗,小刺猬吃什么食物(6)

人与动物共同的公园:一条3.2公里长的自然形成的运河构成了公园的骨架。沿线的湿地改善了水质,并为河岸的栖息地提供了支撑。绿色植被密布的口袋空间部分不允许人类进入,成为野生动物的庇护所。©Sasaki, Qianxi Zhang, Hengzhong Lv, Xiaotao Gao

Sasaki总景观设计师迈克尔·格罗福,在接受亚太地区著名绿色建筑设计杂志《FuturArc》采访时曾提到,景观方案的策略就是创造一些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环境,只要把现场人类活动的影响减至最低,这些自然区域就能够以更自然的方式发展。

于是,一条3.2公里长的自然运河就成为了公园的骨架,改善了沿线湿地的水质,并为河岸动物的栖息提供了支撑。绿色植被密布的口袋空间部分不允许人类进入,是野生动物们的庇护所。公园中的水道和湿地占25.6%,林地占14.4%,小树林占17%,草地和草坪占5%,各类植被层次丰富,其中2500棵树木为当地的原生植物,还新种植了11474棵植物。

刺猬喝水吗,小刺猬吃什么食物(7)

嘉定中央公园 ©Sasaki, Qianxi Zhang, Hengzhong Lv, Xiaotao Gao

在施工结束后,动物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回归场地。传粉物种在公园中大量繁殖,鱼类和两栖动物群落也开始茁壮生长。如今公园的芦苇荡里,几只白鹭起起落落,龚家浜上,一群野鸭嘎嘎戏水。

嘉美也提到了上海的浦东的滨江带,她亲眼见过那里没有做水泥边沿,全都是低矮错落的自然石块,慢慢延伸至水面。“如果我们减少对动物的恐惧,能容忍它们带来的一些不便,看到它们自然地与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应该是一种更加好看的景观吧。”嘉美说。

在小水坑视频的后半段,环颈雉夫妻第一次亮相了,迈着轻盈的步伐从镜头前走过。“我当时特别惊讶,环颈雉又大又美,虽然是观鸟界一种常见的鸡,但还是开心,毕竟‘一鸡顶十鸟’。另一方面我的情绪也很复杂,因为今年二月,小水坑旁边有一座大厦开工了,小树林的面积被砍伐到只剩原来的1/6,它们会跑到我这边来,可能这才是原因。”

小水坑的故事,一面是动物嘉年华,像童话故事一样浪漫、多姿多彩;另一面则是它们生存空间的日益逼仄,小生灵们不得不在这座城市的夹缝中努力求生。

从观察一只麻雀入手

没有高清的镜头,没有极致自然风光,也没有动物生死追逐的激烈奇观、残酷故事,嘉美只是看见什么就记录什么。连写视频脚本时她也没有想要吸引注意力,没有设计任何故事情节,只用了两小时便在手机上完成了。因为她不愿意用人类的情绪来揣测动物的情绪,她说:“具体的道理我也讲不出来,但我认为人的道德观和动物的道德观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然而,小水坑却在微博上引起了千万的观看,三万多的转发。为什么比起BBC的鸿篇巨著,这个后院的小世界却更加唤醒了大家的好奇心?

“因为大家对城市里人类建造的新型生态系统关注比较少。”任天翼在鸟类研究之余,也会在北京做一些针对儿童的动物科普课程。他告诉我说:“大型纪录片会重点关注特别珍稀的物种,它们是生态保护的一个旗舰。但是从日常出发,我们可能并不知道都有哪些动物生活在自己的身边,而观察它们不是大家与生俱来的能力,其实需要合适的引导。”

在一次夏初周末圆明园的亲子观鸟活动中,我听到任天翼一边指着湖面上方飞过的一只鸟,一边问十来个手持望远镜的小朋友们,谁能向我们描述一下它飞行的姿态呢?是像波浪一样,还是直来直往呢?

“观察鸟类不仅是识别物种,还有去看它们自然行为所表达的意义。”任天翼告诉我说,“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就是你一旦知道了一个物种的名字,就容易对它失去了新鲜感,急于去关注下一个物种,于是只获得了认知的乐趣,而失去对观察本身的乐趣。”

而对嘉美来说,自然观察的关键就是用微观的方法看宏观的世界。“我很喜欢唐晓峰老师的一句话:世界有多大,不在于它真实的面积,而在于你对世界的认知。当你不知道一种花的名字、外表特征,它对于你的世界来说,就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对丰富世界的了解,就是我持续自然观察的动力。”

刺猬喝水吗,小刺猬吃什么食物(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