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风格论文,洛可可风格论文题目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03 06:41:18

三、洛可可不对称的艺术风格,促使佩兹利纹样的布局变得更加自由、灵活

17世纪佩兹利纹样在构图上基本遵循或成排、或为菱格状的排列形式,相对规整,节奏韵律感强。洛可可艺术风格兴起以后,由于洛可可艺术反对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对称美,因此在构成上,洛可可艺术酷爱用不对称的形式来代替原来古典主义所讲求的对称。

因此在洛可可艺术风格不对称布局的影响之下,此时的佩兹利纹样在画面中自由、灵活地分布于画面的适当位置,不再遵循或恪守以往规整的常态布局方式,如制作于18世纪印度的克什米尔地区的披肩,上面所装饰的精细、复杂的佩兹利纹样是通过刺绣的方式完成的。在佩兹利纹样头部开始弯曲的部位,竟然还出现了一支反方向弯转的花枝,在视觉上,对佩兹利纹样单体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拉长作用,使繁复的纹样看上去仍然显得纤长。这种装饰布局在以前是没有的,完全是在洛可可装饰艺术不对称的均衡式构图的影响下而产生的。

洛可可风格论文,洛可可风格论文题目(9)

制作于18世纪印度的克什米尔地区的披肩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装饰有佩兹利纹样的披肩上看到纹样一反常态的装饰布局,如19世纪中期制作于印度克什米尔地区、所用原料为BP的精美羊毛披肩,制作工艺采用的也是手工刺绣的方式:图中佩兹利纹样的构图极其自由灵活,不再拘泥于规整的布局,而是在自由灵活布局的同时还有疏密、聚散的变化,给人一种灵动的纤丽之感,若将图按对角线对折会发现,对角线两边的图案其实还是对称的,也就是说,洛可可艺术即便是追求一种不对称的均衡美。但在适当的时候,也使用对称的构图形式法则,且这种对称完全不影响洛可可风格所追求的那种灵动之韵,只是这种对称的形式感相对弱一些。

此外在装饰纹样中,由于花环和花束是洛可可式的图案常用的装饰主题之一,因此佩兹利纹样也相应的出现了较为大型的、饰满花卉纹样的类型。如法国艺术家于1800年到1810年间,用水粉画的形式在纸上表现的佩兹利纹样的披肩花边装饰,尽管体态较大,不同于洛可可式一贯的纤长风格,但其内部的装饰主题却是带有鲜明洛可可风格特征的自然主义花卉纹饰。又如19世纪欧洲的佩兹利纹样样式:这时佩兹利纹样边缘已非常清晰、平滑,但图中间的一个佩兹利纹样单体却是花环的色彩进行图、底互换而成的。花环本是作为底纹的,但作者却巧妙的在佩兹利纹样的内部填充与橘色底色对比强烈的黑底色,将其与佩兹利纹样的重合部分凸显成佩兹利纹样的内部装饰,显得既丰富又统一。

洛可可风格论文,洛可可风格论文题目(10)

综上可知,纤丽、灵动、繁琐、精致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对佩兹利纹样的影响视极为深远的。在这种审美趋同的影响下,佩兹利纹样的整体装饰风格趋于繁复,然而外形却因变得细长而显得更加灵动。同时,花环和花束在洛可可装饰艺术的大量使用也使佩兹利纹样相应的出现了较为大型的、饰满花卉纹样的类型。另外,洛可可装饰艺术对于不对称的均衡美的追求,直接影响到了佩兹利纹样的装饰布局。在不对称原则的指引下,佩兹利纹样的装饰布局不再遵循一贯的常规之式,而是更加灵活自由,出现了一反常态的均衡式装饰布局。

结语

总之,诞生于古老亚洲披肩上的佩兹利纹样,在融合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和不断地被注入欧洲的审美情绪后,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流变,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性格或浓郁的民间风味装饰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纹样流派,成为了东西方人民共同喜爱的经典装饰纹样。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