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地形改造,澳大利亚地形分布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09 10:00:11

编辑

其四,受澳大利亚的东南信风翻越大分水岭山脉后在背风坡区域形成的焚风效应和雨影效应的影响。由于山脉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湿水汽,绝大部分在抬升过程中凝结成雨水,而降落到迎风坡,而越过背风坡后产生了下沉气流,温度升高,湿度下降,产生干热风,致使背风坡距离海洋很近,也难形成有效降水,最终形成了沙漠地貌。

澳大利亚地形改造,澳大利亚地形分布(5)

编辑

其五,从地形上讲,澳大利亚大陆东西跨度大,扩大了南回归线副热带高压在澳大利亚的作用范围,加大了沙漠的面积。

澳大利亚地形改造,澳大利亚地形分布(6)

编辑

其六,从地形地势上讲,大分水岭贯穿南北走向与东海岸线基本平行,长度绵延3000公里,宽约200多公里,平圴海拔1000米,完全阻绝了东澳大利亚暖流带来的温暖湿润空气深入大陆内地的机会,导致中部降水稀缺,只在东部沿岸形成降水。

澳大利亚地形改造,澳大利亚地形分布(7)

编辑

其七,从地形、地势、地貌上讲,大分水岭将澳大利亚东部狭长地带与中西部划开,西部是高原,中部是一个盆地(大自流盆地),既无水汽进入,也无河流(尼罗河之类)穿过,导致澳大利亚既无大河,也无大湖,河流较短,季节性强。

澳大利亚地形改造,澳大利亚地形分布(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