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的本质是一种胺类激素,其是由大脑内松果体所分泌,是非常重要的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其主要的作用是调整和维持人体的睡眠周期,使得人体机能从兴奋转为抑制,促进人体进入睡眠,并且维持深浅睡眠之间的转化。
其次,现代研究表明褪黑素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褪黑素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氧化自由基,减轻氧化反应对于中枢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大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保护记忆力具有一定作用。
最后,褪黑素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褪黑素对于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具有调节作用,其可以有效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强脾细胞NK和LAK的活性,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提高人体对于病毒、细菌的抵抗力。
二、这3类人群容易缺乏褪黑素正常人体是不容易缺乏褪黑素的,因为褪黑素的分泌是有昼夜节律的,一般在20点开始分泌,直至22点左右达到最高浓度,从而可以促进人体进入睡眠状态,但是这种分泌功能会因为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紊乱,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或者相对不足,其中以下3类人群非常容易出现褪黑素的缺乏。
1、60岁后人群
临床研究表明松果体的分泌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特别是在40岁后出现明显减退,平均每10年其分泌功能会下降10%-20%,而当褪黑素减少30%左右后就会出现明显睡眠周期紊乱,而当褪黑素减少50%左右时就会出现睡眠质量的显著下降,这也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临床上建议60岁后人群如果出现睡眠障碍时,可以联合安眠药一起服用以改善睡眠质量。
2、经常倒时差的人群
生活中有许多人为了工作和生活需要进行长途旅行,期间就会出现倒时差的问题,因为时区不同,明明是晚上,但身体因为没有根据时差进行调整,所以松果体并没有根据身体需要分泌褪黑素,导致出现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的症状,这时就要适当的补充褪黑素以辅助调整时差,保证正常的睡眠周期,等身体机能适应新的环境后,就可以停药。
3、频繁熬夜、昼夜颠倒的人群
现在有许多人群因为工作的需要频繁熬夜,或者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需要晚上上班,白天休息,这种昼夜颠倒的生活习惯容易造成松果体的分泌功能退化,导致原本分泌正常褪黑素数量减少,从而引发睡眠障碍,这上就要适当的在晚上补充褪黑素以满足人体需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戒掉熬夜的习惯,或者恢复正常的工作节律。
三、褪黑素不能代替安眠药,并且不适用于所有失眠患者有许多保健品将褪黑素包装成安眠药,其实这是不对的,褪黑素并不能代替安眠药,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褪黑素本身并不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其只能维持和调整睡眠周期,因此并不能直接改善睡眠质量,而多是辅助作用;其次,口服褪黑素的生物效率低,这是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存在,导致口服褪黑素后能够进入中枢系统的剂量非常低,而大剂量口服褪黑素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单纯口服褪黑素并不会对提高睡眠质量有明显作用。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有原发性失眠也有继发性因素,而褪黑素仅仅适用于治疗褪黑素分泌减少所导致的睡眠周期紊乱,其具体表现如下:①昼夜节律颠倒;②入睡困难,并且觉醒次数多,无法进入深深度睡眠;③睡眠时间短,睡后容易惊醒。只有同时满足上述3种表现的患者才需要考虑缺乏褪黑素的可能,但是依然建议在合理服用安眠药的基础上配合服用褪黑素,不要单独服用褪黑素,以免造成药物戒断反应。。
四、大剂量补充褪黑素容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上世纪曾经流行过一阵子的褪黑素风潮,甚至有人建议所有老年人都补充褪黑素,并且将其包装成为安全无害的“神药”,但是由于口服褪黑素的利用率很低,所以许多保健品中褪黑素的剂量远超人体正常需求,正常人体每天只需要5-10mg左右,但是许多保健品却达到500mg-600mg,有的甚至达到上千毫克。
随着大量临床研究结果的发现长期大剂量口服褪黑素依然会造成多种不良反应,于是美国、德国、英国等都对褪黑素制定了严格的规定或者作为处方药销售,并且明确提出不建议大剂量补充褪黑素,其具体的不良反应如下:
1、抑制性腺发育
松果体处理分泌褪黑素外,还会分泌多种促性腺激素,从而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而长期口服褪黑素容易造成松果体的分泌功能减弱,导致明显的抑制生殖机能的作用,导致人体性腺发育不良,生殖导致不育,因此不建议未成年人服用褪黑素,并且不建议50岁以下人群补充褪黑素。
2、打乱正常的睡眠周期
许多保健品将褪黑素包装成预防睡眠障碍的物质,结果导致许多本身没有睡眠障碍人群服用,导致其自身分泌的褪黑素数量明显减少,反而诱发睡眠周期的紊乱,降低睡眠质量,因此并不建议将褪黑素作为预防睡眠障碍的药物,无睡眠问题的人群不需要服用。
3、容易诱发焦虑抑郁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体内褪黑素含量高于正常人,而过量服用褪黑素容易加重抑郁和焦虑的发作频率,因此不建议有抑郁焦虑的患者补充褪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