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的十大特点,解析考拉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0 13:15:22

另外,由于桉树叶不适合大多数植食性动物,且在桉树的排挤下,其他的植物长势欠佳,所以大多数动物都不会选择在桉树林里面生存,其中也当然包括一些肉食性的捕食者

毕竟对于捕食者来说,都没有什么猎物了,还来桉树林里干嘛?难道食肉动物不捕食考拉吗?虽然考拉的动作很缓慢,但想要捕食它们难度极大,因为前面说过了,它不怎么来到地上,而大洋洲曾经出现的捕食者,如袋狼等都不太会爬树。

虽然袋狮的前肢力量极强,也具有能伸缩的强爪,综合这些特征看起来它也擅长攀援,但接近100千克的体型,注定了袋狮的主要猎食场是在地上,并不是考拉的专性捕食者,自然也不会过多地进入“贫瘠”的桉树林。

总的来说考拉这个地方挑得妙啊!即避开了大量的竞争者,又避开了多数天敌,剩下自己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小日子过得十分舒适。有时候以退为进,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考拉的十大特点,解析考拉(5)

袋狼

进食“粪便”,考拉消化系统的建立

不过想要吃桉树叶,必须要有点本事才行,毕竟桉树叶是具有一定毒性的。一项研究表明,考拉消化系统里面存在一些能够消化桉树毒性物质的微生物,从而使得考拉即便大量进食桉树叶,也不会因此“毒发身亡”。

其实动物机体一直以来都是与各种微生物共存的,就拿我们人类来说,肠道里面也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如酪酸梭菌、酵母菌、双歧杆菌等等,我们将其统称为益生菌。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使得我们能够消化各种食物。

考拉的十大特点,解析考拉(6)

刚出生的考拉幼崽由于体内还没有这些微生物,所以它们是无法直接以桉树叶为食的,所以它们需要喝母乳,而在它由吃奶转向为吃桉树叶的这段过渡期里面,就需要进食一种特殊的食物来帮助小考拉建立起自己体内的微生物菌落了,这种特殊的食物就是母考拉的“粑粑”。

其实也不能称之为“粑粑”,它与粪便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育幼阶段,母考拉会产生出一种胶状物,我们可以理解为未被完全消化掉的食物,但其桉树的毒性已经大大降低,排出之后就能直接供小考拉进食。

这种胶状物里面除了含有众多营养元素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小考拉进食之后,就能在自己体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微生物群落,为日后直接进食桉树叶做准备。

其实在自然界中,由于幼崽的消化体统还未完善,进食母体粪便的现象很常见,而有些动物则通过胃初步消化之后吐出来给幼崽吃。

考拉的十大特点,解析考拉(7)

桉树叶营养不够?那就少动点吧!

既然桉树叶并不适合作为食物,那么考拉又是如何能够吃它们,并且只靠吃桉树叶就能活得好好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考拉的“佛系”生活方式了。很多人说考拉那么喜欢睡觉,主要是因为它吃了很多有毒的桉树叶,需要用长时间睡觉来解毒。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考拉之所以会吃饱了睡,睡醒了吃,主要原因是考拉食物清单里面的30多种桉树叶,即便一天吃500多克,能提供的营养也不高,所以多吃少动就成了考拉的日常铁律,毕竟慢动作加保持睡眠状态,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量消耗

国际上还存在一种支持人数较多的说法,讲考拉之所以行动缓慢,以及大量的时间都在睡觉和静坐,是因为所采食的桉树叶里面含有能使其麻痹的化合物。其实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考拉都通过减缓、减少运动来达到低消耗的目的,进一步让它们对桉树叶的适应性增强。

考拉的十大特点,解析考拉(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