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写给10岁儿子的一封信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0 19:45:35

亲爱的女儿:

前段时间接你放学,发现你的脸上偶尔挂着眼泪,妈妈很心疼也很难过。

对于你和同学航航发生的冲突,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

你放在书包里交饭费的100元钱不见了,找遍了所有去过的地方也没找到,于是你跟老师说怀疑是航航偷拿了你的钱。

而你之所以怀疑他,仅仅是因为航航是你们班学习最差、最不听话的孩子,你说他曾经偷拿过同学的橡皮。

那段时间你每天回家都不停地提到航航,不断将他在学校里那些不听话的事情告诉我和爸爸,试图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想让我们帮你狠狠地“教训”他。

可是,老师和妈妈已经一起看过教室的监控了,那一整天,航航并没有靠近过你的书包,所以丢掉的钱跟他没有关系。

你却仅仅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就简单粗暴地给他贴上了“小偷”的标签,这非常不公平。

有一部关于“坏孩子”的电影,叫《放牛班的春天》。

今天,妈妈想从这部电影开始,好好跟你聊一聊“坏孩子”们的故事。

简单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写给10岁儿子的一封信简短(1)

来源:全景视觉

简单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写给10岁儿子的一封信简短(2)

法国乡下有一所寄宿学校,这里的学生,都是正常学校无法管教的“坏孩子”。

“池塘之底”是这所学校的外号,也是对这群“坏孩子”最形象的比喻:池塘之底的塘泥——肮脏而不可救药。

克雷芒·马修作为新学监,到学校的第一天,就见识到了这群“坏孩子”顽劣的“威力”。

一个学生因为对老神父不满,在神父房间的门上设下陷阱,弄伤了他的脸。

马修要接替的那位老师,因为学生的恶作剧,胳膊上缝了10针。

马修也没能躲过被整蛊的命运,没有人服从他的命令,学生们嘲笑他的秃头和身材。

也许你会问,就没有人管管这群顽劣的“坏孩子”吗?

当然有。

校长哈珊像一所监狱的狱长,将所有学生看成囚犯。

“犯错就要处罚”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的行事准则。

神父被恶作剧弄伤后,哈珊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叫医生,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集合。

发现没有人承认这件事后,他拿着花名册对马修说:“随便点个名,然后关禁闭,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你看,只要犯错,哈珊从不问原因,也不追究到底是谁,在他眼里,所有生活在这里的孩子都是“坏孩子”。

只要被打上“坏孩子”标签,无论这个孩子做什么都是在做坏事。

简单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写给10岁儿子的一封信简短(3)

来源:全景视觉

他觉得对待“坏孩子”,暴力和惩罚是最好的办法。

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并没有让这群孩子变好。

相反,为了反抗被粗暴对待,他们变本加厉地报复着老师和校长。

在简单粗暴的教育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妈妈曾在豆瓣上看到过一个网友分享的故事。

一个女孩从小在她妈妈粗暴的教育下成长,她的妈妈为了养她,日子过得很辛苦,生活上的负面情绪和压力不知道如何排解,于是孩子成了她的出气筒。

她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做不好就挨骂,她的妈妈会敲她的头,拧她的耳朵,打她的屁股。

她需要绝对服从她的妈妈,甚至,她的妈妈会说出“你的出生就是负担”这样的话。

这些来自她妈妈的简单粗暴的对待,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青春期时甚至出现抑郁的倾向。

长大后,童年的遭遇令她无法理解更无法释怀,她自卑、冷漠,性格上懦弱,很没有安全感。

读大学时她去了很远的地方,也刻意减少了跟母亲的交流,她想她会孤独地度过一生。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女儿,一个孩子是好还是坏,从来都不是通过某件事或者某个行为来定义的。

你或许觉得粗暴地对待一个孩子,是成年人特有的权力,可简单粗暴并不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内心,只会得到更大的反噬。

比起简单粗暴,我们更应该相信人性中的善良和爱。

就像《放牛班的春天》里那句台词: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简单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写给10岁儿子的一封信简短(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