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张太后的结局,大明风华张妍皇后大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0 23:32:37

正在热播的《大明风华》被某些文艺评论家褒奖为“对引领历史正剧的回归发挥着重要作用”,一部62集的冗长古装戏硬是将历史上只有392个字呈现的夺位孙皇后描绘得无比神奇、伟大,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导演无比大的脑洞和出神入化的文艺水准。

刚开始看到史书上以贤闻名、大义让位的胡善祥胡皇后被黑,觉得情有可原,为了树立她妹妹孙若微(史书上她只是孙氏,并无全名,她和胡善祥也不是御史大夫景清的遗孤,八竿子打不着)的光辉形象,难免要牺牲一些人。可是到后面越来越离谱,居然连德高望重的孝诚张皇后(后面且用《大明风华》中的张妍)、明初重臣杨士奇等也拉过来为这个神奇皇后垫背,和史实相距越来越远了。

大明风华张太后的结局,大明风华张妍皇后大结局(1)

历史上死了数年的两人被还魂,居然活到了《大明风华》剧终

《大明风华》中“土木堡之变”时朱祁镇的奶奶张妍、重臣“三杨”之一的杨士奇居然还坚强地活着,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孙若微的绊脚石。编剧真的辛苦,这是需要多大的面子,动员阎王爷让他们起死回生,多活了这么多年。

(孝诚张皇后)正统七年十月崩……士奇以老疾在告,(正统)九年三月卒,年八十。

从《明史》记载着我们可以看出,张妍在他孙子坐上皇后第七年、杨士奇帮朱祁镇苦心经营了九年之后二人就撒手人寰了。而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从帝王变成了俘虏,这乃是正统十四年发生的事,此时两位老人已经作古多年,杨士奇若活着应该是85岁。

分明是编剧在违背历史事实的胡诌,为了一个本没有多大贡献的孙若微而凭空杜撰的小说故事而已(演义都不能算)。不过小编在想,如果真的就像《大明风华》这般,太皇太后张妍还在,历经五朝的元老杨士奇还在,还会有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吗?那还需要孙若微如剧中那般作为吗?

大明风华张太后的结局,大明风华张妍皇后大结局(2)

真正神奇的是孙若微的婆婆,德高望重的张妍

张妍被很多史学家称为“女中尧舜”,朱瞻基在《大明风华》中多么的聪明伶俐、智慧超群,其实他继位之时叔叔反叛、人心动荡,是他娘张妍坐镇后方,慰重臣,定军机,才打开了局面,开创出了一个太平盛世。

至于朱祁镇那更不谈了,他爹朱瞻基死时他才9岁,小屁孩一个,懵懂无知,这时候张妍的突出贡献更得到了充分体现。当时讹传将立襄王朱瞻墡为新帝,张妍立召诸臣于乾清宫,指着朱祁镇哭告:“此新天子也!”流言才得以平息。群臣深知张妍的能力,纷纷要求她垂帘听政,张妍一句“毋坏祖宗法”回复众臣。

大明风华张太后的结局,大明风华张妍皇后大结局(3)

这个能力非凡的女人依然没有走到前台,就这样她一边对杨士奇、杨荣、杨溥、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等能人重臣信而用之,让他们全力辅助幼帝;另一方面督促朱祁镇加快学习。在她的注视下,在一帮得力大臣的努力下,正统初年井然有序,继续保持着仁宣之治的良好发展态势。

“张太后当宣英之际,可以预政而不预政,视汉唐女主何如哉。”她就是这样一个不一般的女人,“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明英宗朱祁镇的王伴伴(太监王振)在她手上只能服服帖帖,丝毫不敢动弹。

可惜,她老人家太累了,正统七年就走了,走时还在召见杨士奇问及国事。难怪史学家毫不吝啬地将“女中尧舜”这顶桂冠戴在了她的头上。如果真的像《大明风华》那般,她还神奇地活着,会是怎样?且容小编大开脑洞想想。

大明风华张太后的结局,大明风华张妍皇后大结局(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