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张太后的结局,大明风华张妍皇后大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0 23:32:37

其一,王振要不乖乖继续蛰伏着,要不就早去阎王那里报到了

王振虽说是朱祁镇的玩伴、老发小,但张妍对其看得很紧,动不动就教训一顿,甚至要*了他,所以有太皇太后张妍在,王振就是一只蚂蚁,断然不敢不要命地折腾。

“至于慈躬大渐,垂询国事,士奇拟上三疏,仅呈其二,而未闻列振罪恶,力请严惩,是士奇之谋国,尚不太皇太后若也。”

杨荣、杨士奇这些老臣对王振的小把戏早就看穿了,他们断然不会让这阉人坏了大明好事,让老太太操心。上面就是张妍临死之前杨士奇所奏三件事,可惜第三件“干掉王振”的事还没说完,老太太就闭眼咽气了。

所以,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张妍和杨士奇多活几天,王振应该是玩完了;即便朱祁镇再次求情,他也永无出头之日。

大明风华张太后的结局,大明风华张妍皇后大结局(5)

其二、朱祁镇不会有土木堡之难,更不会遭后面那么多罪

好奶奶张妍走了,元老三杨或死或贬,王振的好日子也就来了,擅作威福,无所忌惮。短短几年,他俨然成了“立地皇帝”,广结私党,大权独揽。

正统十四年,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朱祁镇凭着满腔热血,完全听不进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等“力言六师不宜轻出”的劝谏,偏向虎山行,想仿效明太祖、明成祖来一把潇洒的御驾亲征,给点厉害蒙古人尝尝。

殊不知,王振带着朱祁镇兜圈子,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被瓦刺包了饺子,50万大军(一说25万)损失殆尽,52名跟随明英宗远征的群臣皆死,整个大明的精锐部队以及核心层一下子就没了,年轻的皇帝朱祁镇也成了阶下囚。

倘若张、杨二老均在,压根就没有王振什么事,他们也断然不会同意没有丝毫军事经验的小伙子亲征;即便同意,起码也会事先谋划好,更不会让如王振等不着调的人在那里指手画脚,那样的亲征将是一次盛举,真正地打击瓦刺。

大明风华张太后的结局,大明风华张妍皇后大结局(6)

其三、大明盛世会继续,朱祁镇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大明之初,经历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朱棣的永乐盛世、朱高炽和朱瞻基的仁宣之治,根基是坚实的,势头是良好,无论是朝中还是民间,可谓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明史》: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这样的基础加上一个能力十足的奶奶,还有一帮忠心大臣,想不成事都难。更何况没有王振、没有土木堡之变,又何来夺门之变?何来于谦之死?众多精英力量也不会亡魂于土木堡、夺门两次巨变,大明盛世可能在仁宣之后续写辉煌,甚至会影响大明国祚,多续命个30、50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很重要的一点,对于朱祁镇本人来说,他有可能会以光辉形象载誉史册。因为她奶奶是个“摄政而不干政,用权而不弄权”忠国忠君的伟大女人,她会把一切功劳和好处留给孙子,而且慢慢淡出历史舞台,这一点在他爹明宣宗时就得到了验证。

大明风华张太后的结局,大明风华张妍皇后大结局(7)

同时,朱祁镇已经慢慢长大,如果奶奶再教诲几年,他一定能够成为仁君明君,明宣宗就是张妍这样一手带出来的。历史记载,在土木堡事变之前,朱祁镇颇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且励精图治,比如令南方诸省筹措粮饷,派兵稳定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等。

现有的历史上评价朱祁镇不是个好皇帝,但是个好人。这起码说明一点,他的秉性是不错的,是可以雕琢、培养的。试想想,如果张妍在,23岁的朱祁镇必然已经是一位和他爹一样的好皇帝,何尝不能在大明历史上写下光辉一页呢?

当然这些只是假设,就好比《大明风华》的剧情一般,真实的历史已经写成,但是从这些假设中我们或许能够悟出一些什么,这正是历史的魅力:以古鉴今。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