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傲娇的还在后面,回答完孔子的问题后,老子还不忘给他来了个重重的暴击。老子说:“会做生意的人,都把货物给藏起来,好像是一无所有。高尚的君子呢,往往是大智若愚。所以呢,请抛弃你的娇气,你的*,还有你做作的样子,以及那些不切实际的志向!这些东西,对你没有半点好处,我能说的就这些了。”
在老子看来,孔子不过是个脾气不好、喜欢空想、不切实际,而且非常矫情做作的文艺小青年。儒家与道家的第一次巅峰交汇,就以孔子一无所获、满脸尴尬地离开而告终。不过,孔子并没有因此对老子有什么不满,回去后,他反而对弟子们说:“都说龙是能飞腾上天的存在,我见到老子,就像见到了龙一样!”
这段对话,来源于《史记》,按说可信度很高。但问题是,这也是司马迁抄的,他抄袭了《庄子》。而庄子呢,又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没准就是他,编造了老子暴击孔子的事儿,来给道家贴金。那么问题又来了,孔子究竟见没见过老子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大牛钱穆先生就表示没有。钱穆认为,孔子见到的不是写《道德经》的老子,而是《史记》记载的第二位老子,也就是老莱子。他甚至表示,《道德经》比《庄子》成书的时间还要晚。
这个观点比较惊世骇俗,遭到了另一位大牛胡适的坚决反对,两人便开始了神仙打架。有次两人吵的是不可开交,胡适便说:“钱先生,你所举的证据还不能使我心服。如果证据充足,我有啥好反对的?”
胡适的坚持不是没有道理的,翻看《论语》,其中一些内容的确和《道德经》有些关联。比如《论语》中的名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一般被认为是成语“以德报怨”的由来。但其实老子在《道德经》里已经说过:“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是不是很像?
还有,《论语·卫灵公》中也有“子曰:无为而治者,其顺也与?”这句话。无为而治,这不正是老子的观点么?
当年两人吵的是不分胜负,但随着各种考古文献的出土,事实证明,《道德经》是早于《庄子》的,钱穆先生搞错了。而司马迁记载的孔子求教于老子之事,也应该是可信的。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