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后代子孙今何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5 00:44:39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春秋时期楚国境内的苦县历乡。据太史公司马迁考证,老子应该是姓李名耳,字聃。也就是说老子的原名应该叫李耳或者是李聃,老子之称则是后人对于他的尊称。

关于老子的一生史*载也是极为神秘的,没有人知道其具体是干什么的。不过,在《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在介绍老子时,太史公留下了这样一句记载:"周守藏室之史也。"这句话非常的关键,它让我们了解到老子的职业原来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用现代的话说,老子就是周王朝国家图书馆馆长。

而老子曾长期作为周王朝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身份,得以让他接触和学习大量的原始的史书典籍,这对于其整个道家知识体系的形成有着巨大帮助。显而易见的是:图书馆就像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能够静下心来啃经典作品的人,必定能够学到很多智慧的精髓。

老子后代子孙今何在,(1)

在老子担任周王朝国家图书馆馆长期间,有一个后世地位登峰造极的人物就曾到周朝都城问礼于老子,此人就是后世贵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太史公留下了两段极为详细的对白。

老子对孔子说:"你所说的人啊,他的人和尸骨都早已经化为枯朽了,然而独独他的言论还流传至今。况且一个君子如果生逢其时就出来做官、坐马车;如果不得其时就要像蓬蒿一样,随风飘扬。"

"我(老子)听说:会做生意的人,必须把宝物藏得严严实实的,不让人能够看见,仿佛自己本来就没有众多财宝一样。而君子之人,他们虽然身怀盛德,但其容貌应该谦退的就像愚蠢的人一样。把骄气和*,态色与淫志,这些无益于自己身心的东西都去除掉。"我想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

听完老子的一番教诲,孔子收获良多。当孔子回到自己住所后,就对弟子们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至圣先师孔子用了一连串比喻,来表达对于老子其人的发自内心的尊崇。这段话在《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留有详细的记载: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离开老子居所后,就对他的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在高空中自由翱翔;鱼,我知道它能在深水中尽情遨游;走兽,我知道它能够在旷野上尽兴奔跑。在旷野上奔跑的走兽,可以用网去捕捉;在水里游的鱼,可以用线去垂钓;在天空中飞的鸟,可以用弓箭去射。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不是能够承云上天,我今天看见了老子,他就像龙一样。"

老子后代子孙今何在,(2)

当老子呆在周朝都城很多年后,看到周朝渐渐衰微下去,于是就想要离开周朝到另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当老子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当时的关令伊喜,知道老子善于讲修道德,常以自隐无名为主,就对老子说:"您将要隐居起来了,就为世人留下本书吗?"

于是,老子就著了一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一共五千多字。这本书就是后世著名的《道德经》,道家学派的代表作,老子所留下的唯一一本惊世著作。

当然,《道德经》这本书虽然只有五千多字,但它却是探寻事物之"道"的书,基本上很少有人能读懂它。正如全书开头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与名,到底是代表象征揭示什么,就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悟道了。

话说老子在过关时,留下了这本《道德经》后,就离开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隐居到了哪里。当然,老子只是只身一人隐居起来,并没有带上自己的妻儿老小一起隐居。那么,在老子独自一人隐居之后,他的子孙后代都过得怎么样呢?

关于老子的子孙后代的情况,太史公想必应该仔细考证过,在《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也留下了一段详细的记载: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据司马迁考证得知,老子的儿子名叫宗,因为老子姓李,他的这个儿子应该就叫李宗了。李宗可以说还是混的不错的,在魏国做过大将,并且因为战功的缘故被分封在段干这个地方。

李宗的儿子名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做李宫,李宫的玄孙叫做李假,李假曾在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80年—前157年)做过官。对于汉文帝,应该很熟悉了,"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至于老子的后代李假到底在汉文帝时期做什么官,混的怎么样?史书上就没有记载了,估计太史公也没有找到。至于现代的人,就更不得而知了。

老子后代子孙今何在,(3)

李假的儿子名叫李解,李解曾任胶西王刘卬的太傅。作为老子后代的李解,又是一个小诸侯国的太傅,至少在这个小诸侯国里应该还是混的不错的。但好景不长,问题就出现在胶西王刘卬(昂)身上,而且是灭国之灾。

胶西王刘卬,何许人也?刘卬,汉高祖刘邦之孙,刘邦长子齐王刘肥之子,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将齐国一分为六,刘卬被分封为胶西王。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吴王刘濞发动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胶西王刘卬的胶西国就是其中之一。

"七国之乱"的结果是:汉朝将领周亚夫率领汉军仅仅花费了三个月就一举平定了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作为七国之乱的参与者胶西王刘卬,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胶西王刘卬与胶东、菑川二王共围临菑后兵败,最终自*而亡,胶西国也从此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胶西王刘卬的胶西国被废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为曾经胶西国太傅李解最终命运如何?太史公也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参与叛乱之国的太傅,就算得以生还,估计后半生也不会过得太好。

参考资料:〖 《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 《资治通鉴·周纪》 、 《道德经》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