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排除法,有可能竞争“南山”之称的只剩下衡山和终南山,只要再排除一个,剩下的就是“南山”了。根据排除法,个人认为“寿比南山”中的南山应该是指衡山,至于为什么不是终南山,有以下几点理由:
首先,《诗经》里有南山的诗篇不止一首。如《诗经·齐风·南山》的开头就是“南山崔崔,雄狐绥绥”。但这首诗是讽刺齐襄公与妹妹文姜私通丑事的,诗里的南山是齐国山名,又名牛山。所以《诗经》中的南山不一定是指周代国都西安以南的终南山。
其次,而从二十八宿分野图看,衡山地处的轸星一角,而轸星旁有一小星,叫做“长沙星”,这颗星主管人间寿命,而衡山古代属于长沙,所以衡山有“寿岳”之称。
《诗经》的成书年代大约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而二十八宿学说的形成早于《诗经》,因此《诗经》中出现用“寿岳”来祝福长寿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在《尚书·尧典》中,有“四仲中星”的记载,即“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从所记天象来推算,“日中星鸟”即“七星”宿春分时昏中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三世纪,也就是殷末周初,二十八宿即产生于这个时代。
如果运用科学的手段来推算,二十八宿理论的形成还可能早于公元前十三世纪,二十八宿在创立之初是沿赤道分布的,经计算表明:二十八宿与天球赤道相吻合的年代距今约五千年前,据此可以认为二十八宿体系创立的最早年代应该是公元前二十五世纪,远远早于《诗经》的成书年代。
第三,《诗经·小雅·天保》是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的诗,作为周宣王的叔叔,周朝最有名的大贤,周公的祝词必然要用最古老的,名气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山岳来祝贺自己的侄子。而衡山“四岳”盛名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成名(《慎子外篇》)。在这方面,终南山远远不能与当时就是四岳之一的衡山相比。
综上所述,“寿比南山”的南山不是终南山,而是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