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哼着小曲、手插裤袋、玩世不恭的魔童哪吒来了,不羁的脸上扬起坏笑,烟熏妆的大眼下满是锋芒。
他一出生就被黑化,被贴上为祸人间的标签,但他不认,“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这句话也是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精髓。
这里,我们或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哪吒从人人喊打、到人人敬仰的自我觉醒历程,探求人心的力量,希望能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避开那些坑积蓄能量。
01 《哪吒》诠释:在一致性偏见面前,父母的态度至关重要。阴差阳错,本应灵珠投胎的哪吒,却魔丸降世,命运似乎注定他要为祸一方,天谴灭亡。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加诸在他身上的咒语变了,他就从人人仰慕的灵童身份变为众人眼中可怕的魔童。
两颗丸子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性吗?或者说改变人的命运吗?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改变的是一群人对事物的看法,也就是形成一致性偏见。
所谓一致性偏见,指群体对事物有自己的常规模式,这种标准有正确的,也可能不正确。群体成员以不充分或不正确的信息为根据,形成的对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一致看法和态度。
一致性偏见还有一个名字叫归因性错误,就是我们总是认为人的错误行为是由其本性导致,而忽略行为发生时环境的影响作用。
一致性偏见会让妥协的人走向他的宿命。
然而,魔性大发的哪吒因殷夫人一句“谁也不能伤害我的孩儿”获得了苏醒,他懵懂的大眼望着慈爱的父母,那一刻,他获得了初涉人世的第一份维护。
这份维护裂开了他心中的堡垒,注入了一道光。无论孩子被加诸了怎样的魔咒,都是我们的孩子,无条件接纳他,保护他,这也成了哪吒最终走向觉醒的基石。
村民们因为对魔丸宿命的恐惧而敌视他、惧怕他,甚至孩童们还成立了“除魔帮”要铲除他,种种一切让他在人群中无法立足,将他往魔道上逼。
被排斥、孤立的孩子是敏感的、脆弱的、狂躁的,几次哪吒都愤怒得要成魔给他们看看,然而心中的良知和父母的爱拉住了他。
父亲甚至还骗他是灵珠投胎,所以才与众不同。父母无私的爱让哪吒的心始终不曾冰冷,这份信任与期待也总在他即将放弃自己的时候,又燃起生命的火花。
心理学家讲: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人对孩子的影响,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令父母担忧的“坏孩子”。
外部环境虽无法改变,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却更为深远。哪吒永远记得,愿意用性命换他生机的父亲对他说:“别人怎么说不重要,你是谁,只有自己说了算。”
在一致性偏见面前,父母既可以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能成为他完成自我救赎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