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垣作为我国核聚变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主持和参与主持完成三套聚变装置研制和两套聚变装置升级改造,以及一套即将开始研制建造,提出并指导成功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装置。他带领团队为“人造太阳”耕耘二十余年,2020年10月,团队的J-TEXT实验装置被国际科技顾问委员会列为四大破裂缓解技术研究装置之一,进一步确立其研究在国际领先方阵的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已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手术2万多例,含肝癌手术1万多例,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他站在肝脏外科历代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打破着肝脏外科领域的种种“禁区”,在世界创立三项中国人的原创手术方式,每一步都镌刻着他对疾病的思考、对生命的专注。2019年,他当选“最美科技工作者”,也是医疗界的唯一入选者。
“虎”添双翼前程远,大展宏图事业新。20位院士,15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位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1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一大批鸿儒俊杰荟萃于此,“学在华中大”早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新的一年,让我们带上“学习福”,捧一卷书,在书中寻一份质朴与纯真,细细品味学习的乐趣。
创新福牛耕沃野扬长去,“虎”啸群山大步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华中科技大学求是创新,逐梦一流,持续迸发出昂扬的生机与活力。今天,学校送出的第四张虎卡便是“创新福”,快收下它,为虎年创新加满福气值。
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华中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了以“四颗明珠”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如建立世界上最精细鼠脑图谱基础数据库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创造了脉冲平顶磁场强度世界纪录的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测得国际最高精度万有引力常数G值的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攻关了众多“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四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令无数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