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698的久儿
一开年就被这首《宠爱》推广曲目暖哭了。
“还记得上一次被宠爱的时候么?也许是不善言辞的爸爸哭了。送走你那一天,到转眼都成年。一滴泪胜万语千言。······有人把你放在心上,让黑夜不漫长。”
一、父亲笨拙的讨好你,也笨拙的爱着你
电影中女儿和前妻在美国住,爸爸想和女儿视频,闹钟就要定在半夜。
可和女儿视频时,爸爸又总是把话到嘴边的关爱说不出口。每当这个时候,那只可爱的猫咪安吉拉就登场了,爸爸总是通过猫来和女儿找话说。
终于到女儿假期回来休假,可一听说要带走猫咪安吉拉,爸爸一下子慌了神。不光是因为爸爸已经习惯了安吉拉的陪伴,更主要的是担心之后视频不知该怎样和女儿聊天。
爸爸:真要把猫带走吗?
女儿:嗯!
爸爸:那,以后还会给爸爸打电话吗?
女儿:你真以为我是给猫打电话呢。
爸爸:等你长大了,如果在美国呆着不开心,想回国了······
女儿:我们各自规划各自的人生不好吗?大人总是自作聪明。
爸爸:我觉得你对大人有偏见。
女儿:你要是想把安吉拉留下来为什么不直说呢?
明明彼此都牵挂对方,但又不肯张口表达。
影片中爸爸最后在卡片上表达了爱:亲爱的女儿,爸爸虽然不想失去安吉拉,但是更害怕失去你。爸爸爱你!
在推广曲目的最后是网友的留言:
和爸爸因为工作的事闹僵了,在家一个月没说一句话。有天他手机出了问题,只能请教我。打开了手机问他密码,爸爸一愣,有些犹豫又心虚地说:0426 。
是我的生日。
2014年高考结束,奶奶被确认罹患阿兹海默症。因为健忘越发严重,爸妈让奶奶每天默写自己的名字。
有天偶然在奶奶的小本子里发现几张纸,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我的名字和我要去的大学。
大学加上工作,在南方待了5年。喜欢分享符合心情的音乐到朋友圈,后来发现,每一首我分享过的歌,妈妈都在全民K歌上唱给了我。
这不就是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缩影。儿时那个总爱说“让爸爸抱一下”、“让爸爸亲一下”,总爱带着我们玩的爸爸,随着我们的长大慢慢变成了不善言辞的爸爸。他开始不太了解我们了。
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我们的鼓励、爱、牵挂还有批评。他们有时总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
而我们,也从那个总是说“我爸爸是警察”、“我爸爸跑的最快”骄傲的小孩,慢慢变成了那个不愿与爸爸多说,嫌烦的少年,然后直到变成现在这种没事也不打电话的成年。
父亲和孩子之间就成了,你不说,我不说的习惯。我们有时会很大方地向陌生人送去关爱,或者也曾默默地温暖别人,但我们总是忘记那个至今仍宠爱着我们的父亲。
只是他们宠爱的方式越来越笨拙,被我们不经意间忽略了。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天下可能没有百分完美的父亲,但却有百分百全心爱你,愿意为你牺牲一切的父亲。
二、亲子中什么是真正的宠爱
心里学家曾说:父母的认可,永远是孩子砥砺前行的最好姿态。
在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解释“宠爱”一词。
宠爱:一般是指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物质、感情给予与保护、娇纵溺爱。
在我的微信群里,有着这样一个晒娃狂魔。
每一次微信圈的更新,都能感到那快要涌出屏幕的宠爱。
但他的晒娃与那些我们经常看到的内容不一样。他晒的都是与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仪式感。
而每一次仪式感的宠爱,你都能看到他对孩子的鼓励和正确引导。这颗小树苗在他的培育下,生长的笔直而且粗壮。
比如:女儿练习硬笔书法,为了避免孩子对写字心生厌倦,他给孩子专门定制了印章买了具有中国风的方格纸。中国风的纸张写上古诗词,每天练字就像完成一幅精美的作品。
600多天孩子没间断过,他的鼓励与认可也从未间断过。
朋友还曾带着女儿耗时一个月,针对某个社会话题采访了100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引导女儿和小区园林师傅,探讨割草机的原理;
向餐厅老板咨询扯面与手擀面的不同之处等等,然后用一种极其宠爱的方式记录下女儿每一次社会实践的收获与进步。
这种仪式感的宠爱,就是把女儿一年的社会实践记录照片和统计表自行整理排版并配上文字,并掏钱印制成了书。一本成本近200元的书印制了100多本,用来送朋友、亲戚。孩子的这种成就感,无疑是爆棚的。
亲子中的宠爱不是给孩子买的芭比娃娃、变形金刚、名牌衣服,也不是带孩子去哪里旅行,而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有正确的三观、在学习上给孩子助力、在性格上锻炼孩子的坚韧、最重要的是为孩子播下爱的种子。
这种宠爱是你的成长我陪伴,你的成长我记录。
我拉着你的手一起走,一路上我为你披荆斩棘,教会你独自前行的勇气与能力。
都说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才会更自信、更有力量,才会散发出快乐和幸福的光芒。
愿我们的宠爱让孩子光芒万丈。
三、面对宠爱,大声说出爱是最好的回馈
学习爱的表达,应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沟通能够缩短我们彼此之间心的距离。
无论你身在何处,一通电话就能将两个人的心连在一起;
无论你身在何处,一个视频就能给彼此莫大的鼓励;
无论你身在何处,一个短信就能提醒对方,注意身体。
记得一位老师在自己的微博里记录下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的语文课要给孩子们讲亲情,教育他们学会感恩。问孩子们学完这堂课,回家后都会怎么做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我回家帮妈妈洗碗;我帮妈妈摘菜;我给爸爸擦车;我好好学习用成绩回报爸妈;我给奶奶捶背;我陪奶奶遛弯等等。
可是唯独没有人说,我要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我爱你!”
当她启发完孩子后,自己心中却是一阵的酸楚。因为她已经记不清上一次给妈妈说“妈妈,我爱你!”是什么时候。
成年后,太多的人觉得“我爱你!”有些难以启齿、有些做作,孝顺的事情做到就好了。
可是,人也是越长大越明白,没有不会离开的人。
作为一向内敛的东方人,太多爱往往不会轻易说出口。
我们内心,可能都存在一堵看不见的心墙,正在阻碍着我们表达心中的爱。
或许是难以启齿的羞涩,或许是不善言辞的尴尬。
心理学家说:父母一次爱的表达,胜过十次默默付出。
愿你我都能打破这堵墙,将爱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