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从2022年3月21日事故发生以后,对于事故技术调查大家只看到了民航局对外公开的两次调查报告进展,一次是事发后一个月,一次是一周年。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消息。于是,网络上也产生了一种声音“一年了,调查组感觉没干什么实质的事”。
民航局调查组选择不公开黑匣子的数据是有规可依的,而且这些数据过于专业,非专业人士也根本搞不懂。
飞机飞行信息多种多样,包括飞机飞行高度、角度、气象条件、地形等,归纳起来用7种不同方式来表征,分别是:1、VIDEO视频信息;2、SEISMO-GRAPHA振动图形;3、GPS全球定位信息;4、ATC空中管制信息;5、CVR舱音信息;6、FDR飞行数据信息;7、RADAR雷达信息。这些信息对调查飞机事故的原因都必不可少,其中CVR舱音信息因为种类多而且复杂,难以辨听和识别,是找出飞机事故原因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东航MU5735航班使用的波音737-800上的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又称为舱音记录器,简单讲就是“用四个麦收三种声音”,这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
从专业上讲,舱音记录器一般同时使用四个独立声道,记录来源于机组乘员座位上的耳机/吊杆式话筒、氧气面罩话筒、手持式话筒或扬声器等设备收集的舱音:
第一声道——机长座位;
第二声道——副驾驶座位;
第三声道——是公共通道(备份通道),记录第三机组成员座位,当没有第三机组乘员声音输入时,记录旅客广播系统声音;
第四声道——记录的声音来源于区域麦克风。
虽然每个声道都有收音设备,但是四个声道却都收集3种舱音,归纳为:①话语音、②噪声、③具有不同物理意义的背景音。具体如下,这可不是大家想象只有机组乘员清晰的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