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建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25 13:29:38

运河沿岸形成苏州、扬州等重要城市

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形),使船舶能安全过闸。运河的通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运输组织方面,唐、宋都专设有转运使和发运使,统管全国运河和漕运。运河最高漕运量达到700万石(约合今11.62亿公斤)。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苏州、镇江、无锡、扬州等重要城市。

元世祖至元20年(1283年)8月,济州河开凿成功,从济宁到东平县共150里。至元26年(1289年)6月,会通河开凿成功,从东平县安山到临清的御河,共长250里,此段是大运河地势最高的一段。至元30年(1293年),从通州到北京积水潭的通惠河全部竣工,全长160余里。这样,杭州的漕船就可以直接行驶到北京城内。

清末漕运废止

黄河决口致南北断流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建的(5)

清光绪27年(1901年)漕运完全废止

明、清两均建都北京,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明代整修通惠河闸坝,恢复通航;1411年扩建改造会通河,引汶水人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势主的有利地形,修建南旺水柜,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并增建船闸至51座。清朝于1681~1688年,在黄河东测,约由今骆马湖以北至淮阴开中河、皂河近200里,从而使运河路线完全与黄河河道分开。明清两代大运河年漕运量保持在400万石左右。

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在兰考的铜瓦厢决口,致使京杭运河南北断流。清光绪27年(1901年),漕运完全废止,大运河的辉煌逐渐变成了历史的记忆。清朝后期和中华民国时期,曾几度倡议治理运河,但均未付诸实施。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建的(6)

目前,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和1957年兴建江阴船闸和杨柳青、宿迁千吨级船闸,开始了对古老的大运河的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沿河建设了不少航闸,两岸改建和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1959年以后,结合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扩建了除州至长江段400余公里的运河河段,使运河单向年通过能力达到近8000万吨,并扩大了沿岸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确保里下河地区1500万亩农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

目前,大运河全程虽未能通航,但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公里,对分担津浦铁路的货流,特别是承担煤炭、建材、盐、日用工业品、粮、油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中短途运输任务,对发展地区经济,加强南北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建的(7)

来源: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 ◆ ◆ ◆ ◆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建的(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