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陈景润的死因,数学家陈景润简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28 09:20:33

● 欧拉与哥德巴赫

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他又将哥德巴赫的提法发展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最常见的版本)

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后世历代几乎所有数学家的关注。“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但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都无人能证明它。

到了20世纪,这个难题才有了一点进展:从匈牙利数学家布朗证明9 9是正确的,到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3 3;从我国数学家王元、潘承洞证明了1 4,到几名外国科学家证明了1 3,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1 1了!

1965年,陈景润在中科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17期上宣布自己已经证明了1 2!

数学家陈景润的死因,数学家陈景润简介(9)

为了证明这个命题,他写出了厚达200多页的长篇论文。

1966年,陈景润发表了《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 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他以为那是中国科学家问鼎世界的开端,但没想到随着十年浩劫的开始,他被时代的狂飙骤然卷进了命运的深谷。

3、

其实早在60年代初,他就曾被下放到大连,蹲了两年牛棚。

后来,在恩师华罗庚的协调保护下,陈景润才重返北京。

数学家陈景润的死因,数学家陈景润简介(10)

● 华罗庚与陈景润

但当排山倒海的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时,他又一次成为被重点批判的对象。

他当时被打成“安钻迷”的典型——安心工作,钻研业务,迷于专业,不关心政治的“白专”代表。

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叫嚣着:“让哥德巴赫猜想见鬼去吧!

(1 2)有什么了不起?1 2不等于3吗?此人混进数学研究所,领了国家的工资,吃了人民的小米,研究什么1 2=3,什么玩意儿?!伪科学!”

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和打击下,他曾纵身跳下三楼,以死明志。

但因为当时被一颗大树挂住,陈景润没有死成。

随后,几名“干将”又把他拖回专政队,并对着中科院被批判的其他专家说:

“谁要自*,陈景润就是榜样!”

当他终于被释放,回到小小的蜗居,才发现那些人为了不让他看书和做研究,不仅把电灯铰了下来,而且还把开关拉线也剪断了。

数学家陈景润的死因,数学家陈景润简介(11)

● 电视剧《陈景润》剧照

但只要能继续进行科研,外界的一切霜刀雪剑,处境的任何困厄不堪都成为了被他轻轻抹掉的“蛛丝”。

于是,他点上老式煤油灯,开始奋战。

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在那间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他佝偻着脊背,借着昏暗的光线,在演算纸上一遍遍地做着仿佛没有尽头的演算……

最后,演算草纸足足装了几大麻袋。

上世纪60年代,一位北京大学教授曾经去过陈景润在数学所的宿舍。宿舍位于中关村的一个楼梯间的小屋子。

屋子很矮,矮到人无法直立。

陈景润的宿舍里只有一块床板搭起来的小床。床底下堆满了各类数学书籍,床板就是读书、写字的办公桌。

陈景润只能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趴在床板上工作。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 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

此论文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全世界数学界的广泛关注,他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

数学家陈景润的死因,数学家陈景润简介(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