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中国文化史迹”小谈第843期)“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一首《长恨歌》让许多人记住了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
那么,华清池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吗?还是后人根据《长恨歌》杜撰的?
(↑骊山远景,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摄于1920年代,本社图片版权所有)
杨贵妃洗澡的华清池,还专门引来过日本学者到陕西骊山一带考证。据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华清宫位于骊山脚下,是著名的温泉胜地。这里是秦汉时代的皇帝屡屡行幸之地,至唐代修建了温泉宫。玄宗皇帝时期改称华清宫。每年冬季皇帝要到此行幸,文武百官随从。华清宫即冬宫。相传宫中的温泉是因白居易的《长恨歌》而闻名于世的、杨贵妃洗凝脂的华清池。”
(↑华清池旁边的亭子,摄于1920年代,本社图片版权所有)
那么,1920年代的华清池,是什么材质建的?这一点在1941年的《中国文化史迹》中记载的也很明确,“泉池的边沿和底部以大理石筑就,天花板以砖砌成,呈穹隆状,其上建有楼阁。”
(↑1920年代的华清池,没机会泡,但可以多看一眼。本社图片版权所有)
不过,1920年代的华清池是普通人无法享用的,只对达官贵族开放。据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此温泉禁止普通人沐浴, 只有达官贵人才能沐浴。”
(↑华清池上楼阁,摄于1920年代,本社图片版权所有)
看来,想在贵妃的澡池子里洗个澡,还得有“身份”才行。
谢谢你在浮躁的头条,关注我们这么冷门的文物学术文章(为了适应互联网阅读量,只好略向标题党低头,太正经可能阅读量是个位数。我们做了800多期了)。愿您有收获,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