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美丽的导游员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这个位置刚好就是那组神秘密码的第三组数字——距大红门80米!
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我们的脚步沿神路继续向前行,寻找这组密码中的第四个数据。只见大红门3个门洞中的画面随着我们脚步的移动而变化,在变化着的美景中我们穿过雄浑厚重的大红门,来到大红门北侧30米处回望,奇迹在这个神奇的数字中又一次呈现:只见高大的金星山、石牌坊正好错落有致地呈现在大红门中门的框景之中!古代匠人对建筑尺度的准确把握令人叹为观止!
经导游员介绍,我们才知道,在这一组建筑群中,我们之所以能够欣赏到如此奇妙的“过白”景象,皆是因为在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中采用了“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构成原则,比如,这组“过白”景象中最高大的建筑——神功圣德碑亭(大碑楼)高度也只有九丈九尺九寸,石牌坊、大红门的面阔、由两侧以树为限界的神道净宽,或神道两翼的下马碑至神道的距离等等,都是以“百尺为形”之限控制的,而建筑之间的空间搭配又遵循了“千尺为势”的原则。这样因地制宜地巧妙控制远观视距及空间围合尺度的设计,既能体现建筑的空间气势和建筑的气韵,又富于“人情味”和“亲切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与统治思想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文字:杨晓健
摄影:李文惠 王乃群 马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图片原作者致敬!
来源:清东陵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