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苦”两字,可见画皮鬼也是个可怜人。
王生初见画皮鬼时,曾问过画皮鬼出身,当时画皮鬼答:“父母贪赂,鬻妾朱门。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
画皮鬼有一段悲惨的身世,其父母轻贱,被卖于高门做妾,又被主母时常欺辱,不堪其辱后远逃出来。
在我国最早的鬼神观念里,鬼魂被认为是逝去的先祖,到后来才有人把人死后的灵魂称之为“鬼魂”。
画皮鬼生前生活坎坷,如何死的不得而知,但是其生前是一个美貌弱女子,恐怕逃出主家后不久就香消玉损了,毕竟一个无依无靠的美貌弱女子在封建社会里无处可依,是难以生存的。
这样画皮鬼死后自然心存怨念,灵魂不散,聚而成鬼。
至于为何一直没有伤害王生,我想画皮鬼那时还是渴慕爱情的。
在日本,如画皮鬼这般的披人皮伪装成美女的女鬼称为“骨女”。
骨女生前多是艺伎,含冤而死,死后便要找辜负自己的男人索命,这一点,跟画皮鬼非常相似,她们报复的对象多是渣男。
王生自然称不上是个好男人,对带回家的画皮鬼也是没有一点情意的,有的只是“金屋藏娇”的窃喜和“抱得美人归”的欢愉。
这一点,跟画皮鬼的述求不一样。
当时王生邀请画皮鬼去他家时,画皮鬼曾自称自己为“在亡之人”,意思是逃亡之人,而王生的一个小小书斋,也被画皮鬼称之为“良佳”,并且言:“如怜妾而活之,须秘密勿泄。”
这与道士所言十分吻合,画皮鬼是在求生,希望活下去,而她生前经历所致,她是缺爱的,她心里未尝没有对王生的“好心收留”留情。
这与《画皮》改编后的电影中的爱情主题就相连接上了,画皮鬼因为身世凄苦,心里渴求爱,对王生抱有期望。
但是王生只是贪慕美色,毕竟哪有好男人见路边有美貌女子就往家里带啊,所以王生在撞破画皮鬼真面目后,就赶忙求道士除掉画皮鬼。
之前书房的恩恩爱爱,王生是一点也没有顾忌,想必这正是画皮鬼厌恶的。
所以才因爱生恨,生挖人心。
人心最是难测,挖出人心又如何?反而因手段残忍,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妖物,最终被道士所收。
忍辱负重的妻子画皮鬼的遭遇终是少数,而与画皮鬼相对的女性角色,王生的妻子陈氏才是这封建女子的大多数。
陈氏是个“贤妻良母”。
丈夫藏一个美女在家,陈氏不嫉妒,反而设身处地地为丈夫着想,怀疑丈夫所藏美女的出处,担心安全,请求丈夫将美女送走。
丈夫不听,陈氏便毫无办法。
这个“以夫为天”的女人甚至在丈夫害怕画皮鬼谋害,让其出门看看情况时,也是一一听从。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陈氏甘愿被乞丐仗打,吃乞丐唾沫,也要救活丈夫。
当时乞丐曾问陈氏:“人尽夫也,活之何为?”人人都可为丈夫,为什么非要救活王生?
陈氏却“固哀之”。
一个“固”字可见陈氏之心,得妻如此,王生真是幸运。
当然,陈氏可以说算是所有封建社会男子心中的完美妻子了。
她不仅对丈夫体贴温柔,不离不弃,甚至愿意付出生命,那么妻子这一形象就变得高大了。
相比之下,王生这个丈夫的形象反而被打压了。
这是相对的,在陈氏的对比之下,王生显得懦弱,不负责任,没有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