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街”上有名的饭馆很多,尽管有的饭馆没有进去吃过饭,却耳熟能详地让人不忘,诸如“四川饭店”、“苏杨饭店”、“王麻子锅贴铺”、“群英楼”、“牟传仁饭店”等等,这些名店菜馆在当年,真是吸引了不少山南海北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还有那“霓虹电影院”经常去电影这倒是真的,至于“新华书店”、“大连文物店”那里曾留下了不少足迹在店中,尤其是“大连文物店”的那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郭沫若先生的手书,更是敬仰望尘。
还记得轻工局团委曾多次组织所属单位的共青团的团员们,就在天津街上组织义务活动,为市民理发、剃头、修理电器,我所在的单位组织了义卖活动,我和单位的领导请示了一些日化廉价产品,就在天津街上摆上了摊,共青团员们第一次集体“下海”,尝试了在商海之中漫游的无尽乐趣,也清楚地记得活动的午餐就是用我们共青团员们自己的双手所创造的财富购买的,大家平生第一次吃到了“杨家吊炉饼”,那一层层松软的面筋放到嘴里,嚼了又嚼还是不舍得咽到肚里去,也是第一次喝到了“可口可乐”的那种酷似中药的味道,不过“雪碧”的清澈倒是让共青团员们赏心悦目干劲信增。
应该说“天津街”对于每一个大连人来说,有着很多的眷和向往的情怀,尤其是在商品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很高的年代,逛逛“天津街”无疑让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各种商店林立街道两旁,走进“天津街”如同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梦幻世界,每一个商店都有其独特之处,也都想进去看一看,进去望一望,至于买不买那另当别论,起码是可以过了一把眼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