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服装解析,霸王别姬服装分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5 15:38:24

5月25日晚,京剧程派名家张火丁首度演出《霸王别姬》。她和京剧作曲家万瑞兴合作,按程派的风格特点为虞姬重新设计了唱腔和音乐,她又按程派的节奏重新为虞姬设计了长穗剑舞。

这出梅派经典剧目由程派传人来演绎,有了别样的味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认为,张火丁贡献的是“程腔张韵”的《霸王别姬》,而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认为,这版“虞姬”,无论是声腔还是表演,都有了张火丁式的重新解释和示范。她在守正创新的路上坚持了该坚持的,同时也在努力进行着自己的创新。梅派经典《霸王别姬》究竟是怎样一出好戏?摘选戏曲文化传播者荷露团珠的评论文章,与读者共同发现这出经典剧目的魅力。

霸王别姬服装解析,霸王别姬服装分析(1)

饰演虞姬的张火丁(前)在京剧《霸王别姬》中表演

关于这出戏编演的详细情况,梅兰芳先生在他的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是这样谈的,他说:“在我们1921年下半年编演《霸王别姬》这出戏之前,杨小楼、高庆奎、钱金福、尚小云等诸位先生,已经在‘桐馨社’编演了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楚汉相争为蓝本的新戏,这出戏取名《楚汉争》一共四本。这是我离开‘桐馨社’以后的事,我曾看过这出戏是分两天演的,我记得杨先生在剧中演项羽,过场太多,有时上来唱几句散板就下去了,使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虽然十面埋伏有些场子是火爆精彩的,但一些敷衍故事的场子占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就显得温了。”

从梅先生这些谈话里我们能知道两点信息:第一,梅兰芳编演《霸王别姬》之前,杨小楼、尚小云已经编演过了,但是是一出和梅兰芳这出戏完全不同的戏,而后梅兰芳的这个剧本也和尚小云的那个没有什么太大的必然联系。

第二梅兰芳是看了尚小云的这出戏觉得故事很好,但尚版的戏不够精彩,温且拖沓、繁琐,但故事很好,他受到启发而动了重新编排的心思,这也是《楚汉争》完全不演,歇了以后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没有及其特殊的原因,伶人都不会抢夺同行的饭碗,这是过去梨园行普遍遵守的道德操守和规矩,轻易不破坏。

梅先生说:“我们新编的这出戏定名为《霸王别姬》,初稿由齐如山写就,是以明代沈采所编的《千金记》传奇为依据。分二本两天演完,这时候已经是民国十年的冬天,我们开始准备撒单头本子排演了。有一天,吴震修先生来说:听说你和杨小楼打算合演《霸王别姬》,那太好了。于是,我就把头二本的总讲拿给他看,吴先生仔细看了一遍后说:我认为这个分头二本两天演还是不妥,还是有拖沓繁琐的问题。于是吴先生拿走了剧本,几天以后他把压缩和改了一些的剧本拿了回来,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几天后修改完成。”这次完成的剧本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梅派名剧《霸王别姬》的雏形版本。

以上梅先生的谈话,大致介绍了这出戏从构思到编剧的一个简单过程。梅先生对戏曲剧本是非常重视的。在他的一生中,出现过多位文学造诣极高的文化人,作为他的御用编剧,其中有齐如山、李释勘、吴震修、许伯明、舒石父等诸位先生。所以,梅先生的剧本,比之老戏的剧本是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霸王别姬》这部戏,比起传统的京剧剧本,文学性可以讲是很高的,但是中国戏曲的特点决定了,任何戏曲的剧本都需要为“角儿”的艺术服务,所以,本子写得通俗易懂且雅俗共赏,这其实就是编剧的聪明和智慧,只有熟知京剧规律的人才能把控得如此良好。

那么有一个话题还需要老话重谈,那就是,什么样的戏算经典,什么样的艺术品才能立得住而常演不衰?

其实一出戏达到以下几点就基本可以撑起经典的构架,而这几点梅兰芳先生编演的这出《霸王别姬》全部都做到了。

先说第一点,剧本需具有文学性并且雅俗共赏。其实传统的京剧是不重视剧本的,《霸王别姬》这出戏的剧本,是几位文学大家兼任梅兰芳的编剧编撰完成的,这个就完全不同于传统戏曲,在文学性上不很讲究的情况。当然,传统戏曲是受艺人文化以及环境、时代的限制,这个其实也是板腔体首先重视艺人“玩意儿”的一个原因。

自“四大名旦”开始,由于很多文学大家的参与,京剧剧本的文学性就有质的飞越,剧本更加完整、完美,唱词更加典雅大气,这都是文学家参与编剧的结果,当我们听虞姬念着:“明灭蟾光金风里,鼓角凄凉”的时候,想想过去传统戏的一些比如“马能行”一类的水词,更会觉得文学的加入,对戏曲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

第二点,艺人的技艺必须能撑得起一出戏,让人流连忘返过目不忘。梅兰芳是《霸王别姬》的创编者也是首演者,后来这出戏也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前面说过,这出戏是一出新编京剧,但它的框架特色程式等等一切,还是和传统老戏的模式一样的,只是旦角的服饰出现了微调和创新,但这个创新不是空穴来风,他的样式也是扎根于传统的服饰文化以及对传统绘画的借鉴,是有根据的。所以很容易就被大家接受了,因为是美的,有根据的,不突兀的。所以,梅先生的这个改革很是成功,也符合他一贯认为的戏曲需要“移步不换形”的主张。梅派的特点就是端庄大气唱念也是平和悠扬,典雅合度,所以梅先生扮演的虞姬及其符合这个人物,以至于有人说,他就是虞姬的化身。《霸王别姬》中最重要的一场戏就是虞姬的剑舞,这套剑舞,是梅先生根据六合剑编演而成的,由于梅先生从小刻苦练功,并且拜访名家,勤学苦练,武功有坚实的基础。所以,最初这一套剑舞,是非常刚猛的,现在留有他和金少山的视频资料,我们可以窥探一二。当时记载:“剑光灼灼,如同雨打梨花……”这些记载,也印证了早期的风格,还是趋向于刚猛和外放。

梅先生一生中演这出戏,不断演不断地打磨和修改,使它渐成精品,到了老年,武术的锋芒已经被舞蹈的美姿所覆盖,棱角的风头被大气和沉淀所代替,使剑舞成为美轮美奂的舞蹈而不是武术。这就是质的飞跃,是艺术的升华。

另外一方面,个人魅力是京剧以及戏曲的重中之重,过去的名角儿之所以受欢迎,就是技艺的纯熟高超和不可替代,这也是《霸王别姬》很多人都再演,但是谁也演不过梅兰芳的重要原因和道理。

第三,就是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是《霸王别姬》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这出戏,我们看到今天的版本和最初的版本,可以讲区别是非常大的。首先是服饰,《霸王别姬》这出戏的服饰,属于古装服饰,这种戏曲的服饰是梅兰芳首创发明,过去是没有的。当然,他发明的这种古装服饰,已经在他其他新编古装戏比如《嫦娥奔月》《黛玉葬花》里有所运用,这出戏的服饰却是别具一格,有别于其他的古装服饰,既漂亮又新颖。比如如意冠、鱼鳞甲,这些都是梅先生的首创,他借鉴了古代的帝后冕冠和服饰,新创的这一套戏服成为京剧永久的经典。所以,戏曲的改革是要有根据,并且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才能立得住,否则想当然的拼凑就是侮辱观众的智商,终究是不会成功的。

这出戏的鱼鳞甲和如意冠,梅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可以看到都在不断地完善它们的样式和形状,固定到今天这个样子也是一个不短的过程。在唱上,开始虞姬出场唱的几句摇板:“自从我随大王”过去是唱慢板的,梅先生考虑到时间的问题,为了使剧情紧凑,于是改成了今天的这个唱摇板的演法,梅先生说:“当时这出戏我还唱西皮慢板,演了一个时期,觉得慢板有点温,后来就不唱了。”

演唱上,仅南梆子“看大王”唱段,梅先生各个时期的录音唱词和唱法就有很多种,直到老年基本固定到今天的这个样子,但是我们听梅先生1949年以后的录音,他还是有微调,还在不断地修正完善。至于场次,那改动就更多了,后期的这出戏,由于考虑到剧情观众的接受度,从杨小楼先生去世后,梅先生就把这出戏主要突出虞姬来设计了,以至于有人就说,这个戏叫《霸王别姬》其实是《姬别霸王》。

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每次演出都有细小的变化,这也符合中国戏曲:“在严格程式规范内的自由度表演”这一原则。只有这样,艺人才能有意想不到的突发性精彩表演,当然现在受西方戏剧的影响,这些方面已经很难见到了,这不得不说也是作为中国戏曲的大倒退,戏不好看不吸引人也有这方面原因。

第四,这出戏有经典的唱段传唱,还要有精彩的令人难以忘怀的舞台表演。大家知道只要学京剧学旦角的,基本会唱《霸王别姬》的南梆子“看大王”,和二六“劝君王”,这其实就是经典唱段永久流传的一个最好的证明,这出经典剧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有那段精彩的剑舞,在曲牌夜深沉的伴奏下,古典美人虞姬,手挥双剑,强压苦痛,轻歌曼舞,这是何等的艺术享受,以至于台下的人和台上的人,同悲同戚,同情同感!一套剑舞成为梅派精品,也成为了代表中国京剧最高水平和境界的经典!

这就是《霸王别姬》,不可替代,也无法替代。(荷露团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