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止血。
2、寒水石寒,归心胃肾,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烫伤要药。
3、栀子苦寒,心肝肺胃,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4、知母苦寒,归肺胃肾,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消喝良药。
5、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肺胃热,生津止渴,止呕利尿。
6、天花粉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中期催产。
7、淡竹叶寒,心胃小肠,清热降烦,清心利尿,孕妇慎用。
8、荷叶微苦,归肺胃肾,清热解暑,散瘀止血,升发清阳。
9、夏枯草寒,归肝胆经,清肝泻火,散瘀解郁,化痰降压。
10、玄精石寒,归肾脾胃,滋阴降火,软坚消痰,祛寒因热。
二、清肝明目药
11、木贼草甘,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凉血止血。
12、谷精草甘,归肝胃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治夜盲症。
13、蒙花微寒,单归肝经,清肝养肝,明目退翳,眼疾要药。
14、青箱子寒,单归肝经,清肝泻火,明目退翳,镇肝降压。
15、决明子寒,肝肾大肠,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益肾降压。
三、清热凉血药
16、生地苦寒,归心肝肾,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17、玄参苦寒,归肺胃肾,清热养阴,降火解毒,解郁散结。
18、犀角咸寒,归心肝胃,凉血止血,清心安神,泻火解毒。
19、丹皮苦凉,归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消肿除痈。
20、赤芍苦凉,只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消肿,调经止痛。
21、紫草苦寒,归心肝经,凉血透疹,解毒疗疮,润肠通便。
22、水牛角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解毒定惊,可代犀角。
四、清热解毒药
23、银花甘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消肿疗疮。
24、连翘苦寒,心肝小肠,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善疗诸疮。
25、公英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善消诸痈。
26、野菊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散结疗疮,疔痈要药。
27、土茯苓甘,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梅毒要药。
28、地丁苦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疗疮,能解蛇毒。
29、山慈姑寒,归肝胃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肿消瘤。
30、鱼腥草凉,归肺胃肾,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善治肺痈。
31、红藤苦平,归胃大肠,清热解毒,祛风活血,善治肠痈。
32、败酱苦寒,胃大肠肝,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消痈排脓。
33、漏芦苦寒,单归胃经,清热解毒,消痈疗疮,行血下乳。
34、白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35、白头翁寒,归胃大肠,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痢疾要药。
36、穿心莲寒,归肺胃肠,清热解毒,燥湿止痢,肺热要药。
37、半枝莲凉,归肝胃肺,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抗肿消瘤。
38、半边莲凉,归肺小肠,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抗肿消瘤。
39、蚤休苦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熄风定惊。
40、马齿苋酸,归心大肠,清热解毒,除湿疗疮,凉血止痢。
41、蛇舌草寒,归心肝脾,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
42、大青大寒,归心肝胃,清热解毒,凉血消癍,痄腮要药。
43、青黛咸寒,归肝脾胃,清热解毒,凉血消癍,泻肝清肺。
44、一枝黄花,凉归肝胆,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疗疮消痈。
45、山豆根寒,归心肺胃,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喉痹要药。
46、射干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喉痹良药。
47、马勃辛平,单归肺经,清肺利咽,收敛止血,喉痹良药。
48、苎麻甘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安胎,消肿疗疮。
49、白英苦凉,归肝胆经,清热解毒,利湿消痈,肝炎良药。
50、鸭胆子寒,小毒归肝,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腐蚀赘疣。
51、板蓝根寒,归心肺胃,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辟疫*毒。
52、郁苏参苦,归肺大肠,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痈疗疮。
53、青果干涩,归肺脾经,清肺解毒,生津化痰,消食利咽。
五、清热燥湿药
54、黄连苦寒,心肝胃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疗疮。
55、黄芩苦寒,肺胃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56、黄柏苦寒,归肾膀胱,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
57、龙胆草苦,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清肝明目。
58、秦皮苦寒,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整肠止痢。
六、清退虚热药
59、银柴胡寒,归肝胃经,清退虚热,消积除疳,善治疳积。
60、地骨皮寒,归肝肾经,退热疗蒸,清泄肺热,清热凉血。
61、胡黄连苦,归心肝胃,清退虚热,清除疳热,清热燥湿。
62、青蒿苦寒,归肝胆经,清退虚热,清热解暑,专治疟疾。
63、白薇苦寒,归肝胃经,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注释】
1、石膏:为硫酸钙矿石,有软硬两种,其味辛甘,其性大寒,质重而沉降。阴中之阳,无毒。具强有力的清热泻火之功,用于温热病的四大热症,入胃经泻胃火,凡胃热不食,胃热多食均可用之。它擅长于清气分实热并能收湿敛疮,其去腐生新而用于疮疡溃烂不合者。清热泻火宜生用,生肌止血宜煅用。临床应用剂量据实际情况宜大于一般中药。最大可用至90克。
石膏药材
3、栀子:又称黄栀子,山栀子,茜草科植物,果实入药,一般农历八月中秋前后采摘,其味苦,其性寒,栀子能泻三焦之火邪,入气分也入血分,清肝、胆之湿热而利小便。生用清热泻火,炒用凉血解毒,炒黑则止血,外用可治疗扭挫伤痛,正可谓一味神药。由于其苦寒易伤胃,故脾虚便溏者慎用。
栀子花与栀子药材
6、天花粉:又称栝萎根,葫芦科植物栝萎的块根入药,其味苦微甘,性寒,既走气分而具清郁热,生津液、润肺金作用而治热病伤津的口渴以及肺热燥咳;同时它入血分,消痈肿散瘀结,排脓而生新肉而治各种疮痈肿毒,由于天花粉含有一种天花粉蛋白质,是一种妊娠有效引产的蛋白质,因此适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7、淡竹叶:又称竹叶,仍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叶入药,注意与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区别,沿阶草也称淡竹叶、土麦冬。其味甘淡,其性寒,气味薄而清热除烦,治热病烦渴。它清心而利尿,治心火上炎,热入膀胱的小便短赤兼涩痛,口舌生疮等症。
淡竹叶与沿阶草
10、玄精石:主含硫酸钙,为矿石中石膏的一种,其味咸,其性寒,《本草刚目》载:“其气寒而不温,其味甘咸而降。”具滋阴降火作用,治上盛下虚,救阴助阳而治热病,甚至治热极生寒的四肢逆冷,咽喉不利以及腹痛。
13、蒙花:又称密蒙花,是马钱科植物密蒙树上的花序。其味甘,其性微寒,具清肝热,养肝血,明目退翳作用,用于肝热引起的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火毒而生翳膜等症状,为眼疾之要药。注意与新蒙花(注:瑞香科结香的花蕾)区别。
18、犀角:为犀牛的角,产于印度缅甸等东亚和非洲国家,分暹逻角和广角两种。其味苦咸,其性寒,能清营凉血止血,平肝养血,为凉血止血之要药,善治血热妄行的出血证。还具清心安神,解大热,去血毒、镇心神等作用,用于温热病所致的神昏谵语、口渴以及热毒炽盛的斑疹、痘疹,既能清热又能[安神定惊。犀角处方出现极少,十八反十九畏中曰:“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说的就是犀角不能与川乌草乌合用。用法用量特殊,多锉末或磨汁冲服,一般入丸散膏剂,由于药源难觅,多以水牛角代之,但量需大。
蒲公英
25、公英:即蒲公英,为菊科植物的全草,其味既甘又苦,其性寒,清热解毒消痈肿,常与紫花地丁一起使用,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疔毒、乳痈、肺痈、肠痈均可运用,为治乳痈之要药,同时它有利湿退黄之效,用于湿热黄疸、目黄、皮肤黄蒸、小便短黄赤以及涩痛等症。有诗为证:“名声不小花不艳,野地滋生自阑珊。花落人空如絮舞,轻风遣送满天叹。春秋无悔育新芽,风送籽离空守家。寒暑时令掏柱走,百瘟消去乐开花。“药师也有歌诀:“公英甘苦其性寒,清热解毒清肝胆,消痈利湿退黄疸,诸痈热证它帮忙。”
36、穿心莲:又称一见喜,为爵床科植物全草,其味苦,其性寒,归肺胃大小肠经,具清热解毒而治热病伤肺的喘咳、咽喉肿痛等,燥湿止痢治热痢、湿疹等。善治上呼吸道感觉疾病,借用一句曾经流行的牙膏广告:“一见喜,一见喜,保你一见就欢喜。”
39、蚤休:又称七叶一枝花,重楼、七叶莲等,为百合科植物的根茎入药,其味苦,有小毒,其性寒而峻烈,能拔疔毒,解蛇毒,消痈肿而治疔痈疮肿、毒蛇咬伤、喉痹以及无名肿毒等,为阳疮之要药,且能熄风定惊,涤痰热安心神,泻肝热而解郁火,治热病导致的高热,惊风、神昏谵语抽搐等。气虚血虚阴疮慎用。
蚤休
49、白英:又名白毛藤。其味苦,其性微寒。具清热解毒,利湿祛风、消肿的作用,善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等证。现代用于宫颈肿瘤以及黄疸性肝炎有一定疗效。《本草纲目拾遗》载其:“止血淋、治疟,疗疝气。清湿热,治黄疸水肿,小儿蛔结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