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三分之一处急转直下。
再没有任何香艳镜头,更失去了夏日的活泼,男女的情欲。
进入冬季,伴随德国的街头逐渐变得阴冷潮湿。
汉娜足足消失了八年。
八年,米夏成长为了法学专业的大学生。
八年,整个欧洲仍试图从二战的阴霾中恢复过来,各种平反运动,风起云涌。
直到一次庭审。
米夏以学生的身份跟着老师去旁听,学习。
谁知,被告席赫然站着他最熟悉的女人——
八年发生了什么?
她为什么会背上纳粹的罪名,让所有人想致她于死地?
一个细节。
当年汉娜消失前,她升迁了。
作为列车售票员的她,被上司赏识,不用再跟车售票,而是搬进办公室里工作。
这是要当白领了啊!
谁知。
汉娜一点高兴不起来,反而回家收拾东西走人,再也没出现过。
旁人看来,这是升迁。
但在她看来,却是天大的麻烦——
进办公室,意味着必然要跟文字打交道。
你可能想问:她不是爱读书吗,这不是有大把时间读书了?
这正是导演毒辣的地方。
电影的所有反转,绝不明说,而是通过各种不起眼的线索铺垫,然后引导你自行引爆那个最不愿接受的事实。
你想起来了。
她喜欢书,但从没看过一眼书。
她热爱故事,却在约会点菜时对着餐牌一脸无助。
而此时,汉娜恰巧又面对一次关于文字的关键判罚——
法官要通过她的笔迹确认,那份罪大恶极的文件是不是她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