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先看史记还是资治通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5 21:11:44

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四史之称,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而《资治通鉴》也被评价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史学大作,而且两者有不少内容重叠,彼此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其实,关于两本史学大作的区别,前人已经有过很多的研究,例如,*就曾经深入探讨过这两本大作,本文就透过*的视角来点评两者的区别。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先看史记还是资治通鉴(1)

首先来看《史记》,《史记》这部作品对共产党有着极大的影响。

例如1937年5月,当时中华民族日益危亡,无数的学者开始研究《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其中,著名的出版家和教育家张元济就亲自编写过《中华民族的人格》,其中就大量引用的《史记》中的内容。在他看来在国家危亡的时刻,必须要弘扬《史记》里面的舍身取义的精神。

而且他在作品的论述中就强调:真正理解司马迁及其在《史记》中展现出来的价值观,并将其升华的,是中国共产党领袖*。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先看史记还是资治通鉴(2)

那么*又是如何受《史记》的影响的呢?

据资料记载,早在*青年时代就深受其影响,他有感于司马迁遍游名山,考察史料,因此在第一师范读书时就写道:“司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从那时候开始,*就学会了《史记》里面的一大要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而这也成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面的金句。此后,这要素也变成了*思想里面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为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

另外,在*革命斗争艰难的时刻,他又有感于司马迁创作《史记》过程中面临的选择,是从容赴死还是接受宫刑?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先看史记还是资治通鉴(3)

*高度赞赏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并且将其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视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为此,1944年*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就比鸿毛还轻。

因此,在*的眼中,《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大作,更是了不起的思想指南,它引领人们在困境中奋斗和牺牲精神,它引导人们为了高尚的理想不顾一切,可以说,《史记》对于*就是一种超出历史之上的精神宝库。

那么*又是如何看待《资治通鉴》的呢?*的第一评价就是这是一项大工程和一部大书。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先看史记还是资治通鉴(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