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为什么比其他中将地位高,杜聿明的地位和等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5 22:39:49

意思就是说,这三大军校中,保定军校是最正规和全面的,最像一所学校,需要学习两年多才可毕业。而云南讲武堂,虽整体上不如保定军校,却号称操练最专业。至于黄埔军校,则属于速成班性质,学生们最终是在战场上成长。

而且由于黄埔军校开办的最晚,也就造成了黄埔生毕业后,只能挤在国军的中下层互相伤害。而保定军校出来的,则大多都占据了高层。毕竟,连蒋介石都是从保定军校走出去的,却在黄埔军校当校长,这点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当蒋介石坐稳后,必然想把自己的黄埔生都向高层推,奈何却推不动。前面已说,早被阎锡山、顾祝同、刘峙、张治中等这些大佬占据了,而这些位也都是出自保定军校,再加上各地军阀也要给甜枣,故而逼得蒋介石,不得不在军衔上做文章。

杜聿明为什么比其他中将地位高,杜聿明的地位和等级(5)

三、国军铁打的上将,满天飞的中将

于是,这就造成了国军内“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并存现象。

所谓铨叙军衔,最正规最被认可,有严格的晋升标准和人数限额。如蒋介石就占据了唯一的:陆军特级上将——军种加军衔。在他下面还有十七位一级上将。

分别是:冯玉祥、朱培德、李宗仁、何应钦、张学良、陈济棠、唐生智、阎锡山、陈绍宽、刘湘、曹锟、程潜、吴佩孚、宋哲元、陈调元、白崇禧和陈诚。

瞅瞅这些一级上将,不是保定军校毕业生,就是曾经跟蒋介石平起平坐过,或是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所以别说杜聿明了,就是红得发紫的陈诚(黄埔军校教官),都是在最后时刻,1947年时才勉强挤入。

杜聿明为什么比其他中将地位高,杜聿明的地位和等级(6)

而在一级上将之下,还有二级上将,然后是中将、少将等。皆知物以稀为贵,国军内部一直派系林立,显然蒋介石想在“铨叙军衔”里上下其手,掣肘太多。

比如小诸葛白崇禧,他排在倒数第二位,是在抗战胜利后,也就是1945年10月时,才升级为陆军一级上将的,足见这里面水有多深了!

《亮剑》中,暂七师师长常乃超是陆军少将,楚云飞当了师长后,也是陆军少将。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虽后来升任师长了,可其(正规)军衔,却是个陆军上校。

国军五大主力之一,赫赫有名的整编74师的师长张灵甫,也是陆军少将——以上这些,都是铨叙军衔,杜聿明的陆军中将,也在此列。

杜聿明为什么比其他中将地位高,杜聿明的地位和等级(7)

所谓的职务军衔,可视为蒋介石给自己开的“后门”,随职务高低的变动而变动,随意性很大,只需蒋介石一个委任状就解决。通常的格式是:军种加军衔加职务。如杜聿明:陆军中将,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

这就造成了,呼啦一下国军中将满天飞。杜聿明由于后缀了职务“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就能统领着一堆中将军长或中将师长。但他想更上一层楼,却是难上加难,直至被俘进入功德林,也没有实现。

比如《特赦1959》中,论起军衔高低,杜聿明和王耀武都要靠后,因为王陵基军衔最高,人家是上将。在黄埔生中,只有号称“天子门生”的胡宗南,*出了中将重围,晋升了陆军二级上将(死后追赠一级上将)!

杜聿明为什么比其他中将地位高,杜聿明的地位和等级(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