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华小苦荬,学名Ixeridium chinense,菊科小苦荬属,就是平常说的苦菜、苦菜花,应该说这是最正宗的苦菜。常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总之是性格泼辣,不讲究地方。
广大青岛银民喜欢整棵连根拔起,洗剥干净(这词儿有吃唐僧肉的感觉),不炒不焯,直接蘸酱生嚼,据说有清凉解毒、利尿下火之功效。当年我在部队,常见战士们挖来一盆,在餐桌上堆积如山,顷刻间被消灭殆尽。另,它的花或花蕾可以炒制成苦菜花茶,极香。不过炒茶这事儿要技术了,一般不要尝试,多半不会成功。
3、抱茎小苦荬,学名Ixeridium sonchifolium,菊科小苦荬属,也是另外一种经常被称为“苦菜”的植物,被“蘸酱”吃掉的也有它。它的叶子像女人心一样善变,形状变化多端。但不管怎么变化,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向基部扩大,心形或耳状抱茎”。注意上图,这就叫“抱茎”。呃,注意是“抱茎”,写成“包茎”就乱套了。
4、苦苣菜,学名Sonchus oleraceus,菊科苦苣菜属。是不是也有人把它叫做“苦菜”?它的植株比较“魁梧”,比抱茎小苦荬要粗壮得多。不过,上部的叶子也有“抱茎”的特点。
别说它像蒲公英,蒲公英只有基生叶,没有茎生叶。也就是说,蒲公英的茎就是花梗,上面顶着个花,绝对不长叶子,它的叶子都是从根上发出,铺散在地上的。而苦苣菜则不然,人家有正儿八经的茎叶。能不能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