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蝗灾伴随旱灾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 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利。蝗虫都是将卵产在土壤中,而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而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非常适合蝗虫产卵;而在干旱的时候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生活和产卵的场所。同时,干旱也有利于蝗卵的孵化,促使蝗蝻的发育加快,种群量上升。
- 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大量繁衍;而且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灭蝗虫卵。另外正常年份蛙类等蝗虫的天敌,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而在旱灾的时候这些不利条件都会减少,所以也会导致蝗灾的爆发。
从而可见,旱灾的确为蝗灾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旱之下往往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蝗灾也就顺理成章了。
古人对蝗灾的记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古代基本农业都靠天吃饭,所以也经常会碰到旱涝灾害, 而也就自然少不了经常伴随旱灾而生的蝗灾。而对蝗灾的记载也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而同蝗灾斗争的历史自然也是书写了上千年。
史书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以及同书的《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
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
《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载。
约在宋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沿用至今。
唐宋以后,由于印刷条件改善和纸张的发明,对蝗灾的记载更为详细,下面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三月,平阳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顺天蝗。"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零零碎碎的记载: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蝗虫起,百姓大饿, 布 粮食亦尽,各引去。”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蠧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弓兵道:‘今年上半年,这里 沂州 一带起蝗虫,把大麦小麦吃个乾浄,各县的县官非但不理,还要徵收上忙钱粮呢。’”
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鱼(虾)互化”之说,如:宋代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李昉《太平御览》〈虾门〉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明朝徐光启在所著《农政全书·除蝗疏》中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发现春秋294年中共发生蝝灾111次,按月分布的统计发现蝗虫是在4至9月(农历)间最猖獗,所以徐光启得出结论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
而周尧在《中国昆虫学史》附录中对中国历朝历代发生蝗灾的次数进行过统计,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一共发生蝗灾538次,平均每5年就发生一次。
对于屡次爆发又不得治理的蝗灾,旧时代的人们常常将其归诸于神力所致。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称,蝗虫来去无定,而且“所过田亩,有食有不食,虽田界毗连,而截然差有界限,是盖有神焉主之。”
人们对这些现象无法解释,自然就会将其归为神的安排,由此形成求神驱蝗的风俗。与蝗灾有关的神主要是八蜡之昆虫与刘猛将军。